程午嘉(程午加)

由chen于2022-04-02整理

程午嘉,琵琶演奏家。1902生于上海奉贤。从小跟父亲学习江南丝竹,中学时期学会崇明派琵琶《瀛洲古调》的全部曲目,并向山东诸城王燕卿学古琴。后跟郑觐文学古琴、古瑟、箜篌,随汪显庭学琵琶。

程午加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先后在俭德国乐团、万国美术所、上海国立音专任职。解放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后一直在南京艺术学院执教。

程午加演奏琵琶传统乐曲,力戒润饰改动,较好地保留了乐曲的原貌,如《霸王卸甲》、《汉宫秋月》、《阳春白雪》、《飞花点翠》等,都具有古朴之风,并将琵琶由原四根十二品改按十二平均律排列,为民族乐器的改革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作品有琵琶独奏曲十余首,还编有《琵琶曲谱》、《十番锣鼓》等书。

在养正初等学堂和县立高等小学念书7年,考取南京中学。求学期间,课余向南京高等师范教师王燕卿习古琴,向崇明沈肇洲学琵琶。中学毕业后,得到镇上国乐爱好者和老师陈同伦、吴志鲲等资助,升入复旦大学文科社会教育专业学习。业余从事民族音乐的搜集、整理、编订和演奏,并任学生会文艺部长和国乐会会长。其时,在章士钊、缪云台、郑觐文指导下,参加上海“大同乐会”创建工作。后去上海北站俭德会任俭德乐团主任。
民国17年复旦毕业后赴北京,在北京大学教授赵元任、金叔初指导下参加“万国美术所”活动,担任国乐教师。期间,向河南魏子猷学古筝,向云南赵子珩和北京孙介卿学“十番锣鼓”,向湖南张蔚瑜学湖南音乐。40年代,在昆明、重庆通过励志社的战地服务社担任国乐演奏,创作《泰山观日出》《巴山夜雨》等琵琶曲。抗战胜利后,经顾毓、吴伯超、杨荫浏等推荐,任国立政治大学、国立音乐院国乐教授。
解放后,先后在华东军政大学文艺系、山东大学文艺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和南京艺术学院担任国乐教授,并积极创作《自由万岁》《陆地行舟》《胜利渡东海》《浦口码头》《军民河舞曲》《勇敢的战士》《美丽的青春》《孔雀开屏》《钢花》《秋播》等新乐曲,歌颂新中国,并先后出版《琵琶曲集》《中国锣鼓》《月琴、秦琴、三弦》等著作和教材。
程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和民族器乐革新家,曾与欧阳予倩、冯玉祥、刘天华、梅兰芳等一起从事研究和创新民族音乐,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不少人在大陆、台湾和国外已成音乐专家。他对古琴、古筝等民乐演奏无一不精,尤精琵琶,熔浦东、崇明、浙江平湖各派于一炉,自成一家,是我国琵琶一代宗师。他于民国14年按十二平均律,改革四相十二品琵琶为六相十八品,定下现代琵琶形制;民国29年改革古琴、古筝的活轸子,科学解决定弦中的音准问题;1954~1972年先后创造鼓琶、月琶、响琶和八三笛、八三萧,还制作了中国的定音锣鼓。
逝世前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并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江苏省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省分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

参考资料

涉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