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吴玉霞从上海考到北京,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先后从师于刘德海、李光华、陈泽民、李光祖、吴国梁及卫祖光、杨承业、赵忠达,近年亦随林石诚、王范地等名家学习不同流派的作品。在一个个前辈的艺术滋养下,历经多年贯穿始终的艰苦训练、博采众长,她终于成长为技艺出众、风格独具的优秀琵琶演奏家,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
1980年获首届全国琵琶比赛二等奖。近年来,多次在国内外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出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卡耐基音乐厅等演出中反响强烈。录有《情寄长白山》《吴玉霞琵琶琴韵》《千秋颂》《敦煌古乐》等CD、VCD数十张;为《末代皇帝》《风月》等电影、电视剧录制音乐,创作及首演作品有《春秋》《古道随想》《千秋颂》《律动》《风戏柳》等,发表文章和出版书谱《东瀛琵琶行》《琵琶演奏曲集》《琵琶演奏基础教程》《我的琵琶行》等。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1]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理论、出版、新闻、艺术界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工作者,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沈阳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客座教授,全国三八红旗手。
2021年9月27日,举办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新一届领导班子,吴玉霞连任会长。
出生于上海普通人家的吴玉霞,是在10岁那年被少年宫的卫祖光老师选中,领进音乐之门的。如果说结缘琵琶是被选的,那么为琵琶痴狂则是她自选的。虽然家中几代无人习乐,但她通过一天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苦练和琢磨,使自己的技艺一天天成熟,艺术修养一步步加深。
吴玉霞的指导老师、著名琵琶演奏家李光华曾评价:“玉霞的演奏有时如水墨,愈晕愈淡,渐至无声,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呈现出强烈的文化韵味,这点正是玉霞迥出于时辈而又为同龄人所不及之处。”而她“轻炫技、重境界”的艺术追求,也在舞台上下得到认可。在她1992 年首次赴台演出时,台湾媒体盛赞她:“演奏琵琶曲调早已超越只注重于琵琶演奏技巧和旋律优美的阶段,进入了琵琶曲调的核心,探索曲中主角的内心世界,巧妙的琵琶弹奏技巧,尽善尽美地诠释出那份情感,丝丝入扣,每每令听者动容,难以忘怀。”作为当代琵琶演奏家中的佼佼者,吴玉霞经常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以演技和丰沛的激情打动无数观众,赢得广泛赞誉。多年来,她的身影既在美国卡耐基音乐厅、林肯艺术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辉煌的舞台,北京人民大会堂“长征颂——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要演出中,并随中央民族乐团遍访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将中国民族音乐传遍世界各地。
身为演奏家,只有不断在舞台上与最广大的观众进行交流,将自己的艺术服务于大众,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但在社会转型期,艺术家也面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考验。一些人承受不住人们对艺术的疏离,对艺术的追求渐渐淡了;也有人似乎忘记艺术家应尽的责任,变得十分功利。而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吴玉霞一直把服务大众、回报社会视为己任,多年来积极参加乐团的各类演出和文化三下乡等条件艰苦的基层演出。她经常说:“自己有责任为改变文艺界一些急功近利和不良风气做出表率;也有信心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
吴玉霞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多年来,她抵御着外面世界的诱惑与纷扰,醉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在日复一日的潜心钻研中,不断探寻出敏感、灵性的艺术触须,捕捉可为琵琶增色添翼的有益元素,对琵琶的演奏曲目、技巧、风格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与创新,从而进入琵琶艺术的自由王国。
武曲文弹,是她超越传统审美、使老曲焕发新声的另一种形式的探索。琵琶从演奏风格上有文曲、武曲之分,《霸王卸甲》是著名的琵琶武曲,取材于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后与虞姬生离死别的一段故事。而吴玉霞将身为女性对这一悲情事件的理解,融入到有违传统的演奏手法之中,在演奏中把武曲的刚劲有力、粗犷豪放与文曲的曼妙空灵、轻柔细腻融为一体,使听惯这首名曲的人也感到耳目一新。著名音乐评论家田青认为:“吴玉霞的琵琶独奏曲《霸王卸甲》可以说是经典传统曲目的代表作。吴玉霞多思敏求,懂得‘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在舞台下、生活中注意多方面吸收艺术营养,使她的演奏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她的艺术气质越来越有‘儒雅’的风范。她演奏的《霸王卸甲》恢弘处大气磅礴,细腻处委婉幽邃,层次丰富、对比强烈、张弛合度,有一种大家气象。”吴玉霞坦言:“传统和规则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在武曲中加入文曲的技巧,就是希望在武曲的叙事中加入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描述,意在丰富琵琶的表现力。”
吴玉霞还在演出中尝试通过新的乐器组合演绎传统琵琶曲目,使琵琶演奏艺术更富有层次感和个性。
例如,大多演奏家以琵琶独奏形式演出《送我一支玫瑰花》,而吴玉霞以琵琶与手鼓的形式对其进行全新演绎,琵琶原本欢快、明朗的风格在充满阳刚气的打击乐的衬托下,凸现出阴柔、婉约的美感,给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艺术体验,为观众更好地理解这首乐曲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西为中用是吴玉霞又一个大胆的尝试。2007年,吴玉霞在举办琵琶独奏音乐会时增加了琵琶与中阮二重奏,琵琶与中阮及大提琴三重奏,琵琶与贝司及打击乐演奏的新西兰民歌等新组合。不同乐器的合作,拓展了琵琶的表现空间,也增加了民乐与外国观众的亲和力;三重奏、赋格、即兴曲等西方室内乐形式的运用,使琵琶与其他族类乐器的特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些西方乐曲因此可以进入琵琶的演奏曲目,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互补与交融。
这些在保守的人看似“不合规矩”的创新之举,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吴玉霞在不断拓展琵琶艺术表现力、发展中国民乐室内乐方面的追求和成就。
除了继承和创新,吴玉霞还是新作品的热情推广者,由她首演的琵琶协奏曲《春秋》和《古道随想》,都是近年来涌现的优秀琵琶曲,一经推出就深受同行和专家的好评。
在北京,许多中小学生听过吴玉霞的琵琶讲解音乐会,身兼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客座教授,吴玉霞的社会活动很多,但出于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感,她总是抽出时间为普及音乐教育、培养民族音乐后备人才四处奔波:她先后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广东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地举办了几十场“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普及音乐会;多年来,她担任北京中学生金帆民乐团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民乐团的指导,悉心培养出许多在各类琵琶比赛中获金奖的佼佼者;十几年来,她几乎每年都参加北京市专为中小学生举办的“打开音乐之门——暑期系列音乐会”,并且每年都力图有新视角。
说到为此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牺牲的亲情和名利,吴玉霞诚恳地说:“我生在平常人家,我拥有的一切都得益于培养我的社会和观众,我理应回报社会。”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促使吴玉霞担当起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责,关注的目光也扩展到艺术界和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她针对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现状,提出在“高中生中设立成人仪式活动日”和“加强大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提案,以唤起学生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和社会对学生的全面培育;她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独到见解,呼吁业余普及艺术教育不要急功近利,专业院校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不断适应和注入新的理念,争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
吴玉霞
1977年吴玉霞从上海考到北京,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先后从师于刘德海、李光华、陈泽民、李光祖、吴国梁及卫祖光、杨承业、赵忠达,近年亦随林石诚、王范地等名家学习不同流派的作品。在一个个前辈的艺术滋养下,历经多年贯穿始终的艰苦训练、博采众长,她终于成长为技艺出众、风格独具的优秀琵琶演奏家,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
1980年获首届全国琵琶比赛二等奖。近年来,多次在国内外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出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卡耐基音乐厅等演出中反响强烈。录有《情寄长白山》《吴玉霞琵琶琴韵》《千秋颂》《敦煌古乐》等CD、VCD数十张;为《末代皇帝》《风月》等电影、电视剧录制音乐,创作及首演作品有《春秋》《古道随想》《千秋颂》《律动》《风戏柳》等,发表文章和出版书谱《东瀛琵琶行》《琵琶演奏曲集》《琵琶演奏基础教程》《我的琵琶行》等。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1]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理论、出版、新闻、艺术界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工作者,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沈阳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客座教授,全国三八红旗手。
2021年9月27日,举办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出新一届领导班子,吴玉霞连任会长。
从被选到自选 踏上德艺双馨之路
出生于上海普通人家的吴玉霞,是在10岁那年被少年宫的卫祖光老师选中,领进音乐之门的。如果说结缘琵琶是被选的,那么为琵琶痴狂则是她自选的。虽然家中几代无人习乐,但她通过一天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苦练和琢磨,使自己的技艺一天天成熟,艺术修养一步步加深。
1977年吴玉霞从上海考到北京,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先后从师于刘德海、李光华、陈泽民、李光祖、吴国梁及卫祖光、杨承业、赵忠达,近年亦随林石诚、王范地等名家学习不同流派的作品。在一个个前辈的艺术滋养下,历经多年贯穿始终的艰苦训练、博采众长,她终于成长为技艺出众、风格独具的优秀琵琶演奏家,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
吴玉霞的指导老师、著名琵琶演奏家李光华曾评价:“玉霞的演奏有时如水墨,愈晕愈淡,渐至无声,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呈现出强烈的文化韵味,这点正是玉霞迥出于时辈而又为同龄人所不及之处。”而她“轻炫技、重境界”的艺术追求,也在舞台上下得到认可。在她1992 年首次赴台演出时,台湾媒体盛赞她:“演奏琵琶曲调早已超越只注重于琵琶演奏技巧和旋律优美的阶段,进入了琵琶曲调的核心,探索曲中主角的内心世界,巧妙的琵琶弹奏技巧,尽善尽美地诠释出那份情感,丝丝入扣,每每令听者动容,难以忘怀。”作为当代琵琶演奏家中的佼佼者,吴玉霞经常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以演技和丰沛的激情打动无数观众,赢得广泛赞誉。多年来,她的身影既在美国卡耐基音乐厅、林肯艺术中心、维也纳金色大厅辉煌的舞台,北京人民大会堂“长征颂——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要演出中,并随中央民族乐团遍访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将中国民族音乐传遍世界各地。
身为演奏家,只有不断在舞台上与最广大的观众进行交流,将自己的艺术服务于大众,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但在社会转型期,艺术家也面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考验。一些人承受不住人们对艺术的疏离,对艺术的追求渐渐淡了;也有人似乎忘记艺术家应尽的责任,变得十分功利。而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吴玉霞一直把服务大众、回报社会视为己任,多年来积极参加乐团的各类演出和文化三下乡等条件艰苦的基层演出。她经常说:“自己有责任为改变文艺界一些急功近利和不良风气做出表率;也有信心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
从改良到借鉴 痴迷艺术创新发展
吴玉霞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多年来,她抵御着外面世界的诱惑与纷扰,醉心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在日复一日的潜心钻研中,不断探寻出敏感、灵性的艺术触须,捕捉可为琵琶增色添翼的有益元素,对琵琶的演奏曲目、技巧、风格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与创新,从而进入琵琶艺术的自由王国。
武曲文弹,是她超越传统审美、使老曲焕发新声的另一种形式的探索。琵琶从演奏风格上有文曲、武曲之分,《霸王卸甲》是著名的琵琶武曲,取材于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后与虞姬生离死别的一段故事。而吴玉霞将身为女性对这一悲情事件的理解,融入到有违传统的演奏手法之中,在演奏中把武曲的刚劲有力、粗犷豪放与文曲的曼妙空灵、轻柔细腻融为一体,使听惯这首名曲的人也感到耳目一新。著名音乐评论家田青认为:“吴玉霞的琵琶独奏曲《霸王卸甲》可以说是经典传统曲目的代表作。吴玉霞多思敏求,懂得‘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在舞台下、生活中注意多方面吸收艺术营养,使她的演奏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她的艺术气质越来越有‘儒雅’的风范。她演奏的《霸王卸甲》恢弘处大气磅礴,细腻处委婉幽邃,层次丰富、对比强烈、张弛合度,有一种大家气象。”吴玉霞坦言:“传统和规则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在武曲中加入文曲的技巧,就是希望在武曲的叙事中加入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描述,意在丰富琵琶的表现力。”
吴玉霞还在演出中尝试通过新的乐器组合演绎传统琵琶曲目,使琵琶演奏艺术更富有层次感和个性。
例如,大多演奏家以琵琶独奏形式演出《送我一支玫瑰花》,而吴玉霞以琵琶与手鼓的形式对其进行全新演绎,琵琶原本欢快、明朗的风格在充满阳刚气的打击乐的衬托下,凸现出阴柔、婉约的美感,给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艺术体验,为观众更好地理解这首乐曲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西为中用是吴玉霞又一个大胆的尝试。2007年,吴玉霞在举办琵琶独奏音乐会时增加了琵琶与中阮二重奏,琵琶与中阮及大提琴三重奏,琵琶与贝司及打击乐演奏的新西兰民歌等新组合。不同乐器的合作,拓展了琵琶的表现空间,也增加了民乐与外国观众的亲和力;三重奏、赋格、即兴曲等西方室内乐形式的运用,使琵琶与其他族类乐器的特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些西方乐曲因此可以进入琵琶的演奏曲目,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互补与交融。
这些在保守的人看似“不合规矩”的创新之举,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吴玉霞在不断拓展琵琶艺术表现力、发展中国民乐室内乐方面的追求和成就。
除了继承和创新,吴玉霞还是新作品的热情推广者,由她首演的琵琶协奏曲《春秋》和《古道随想》,都是近年来涌现的优秀琵琶曲,一经推出就深受同行和专家的好评。
从小我到大我担民乐传承之责
在北京,许多中小学生听过吴玉霞的琵琶讲解音乐会,身兼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客座教授,吴玉霞的社会活动很多,但出于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感,她总是抽出时间为普及音乐教育、培养民族音乐后备人才四处奔波:她先后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广东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地举办了几十场“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普及音乐会;多年来,她担任北京中学生金帆民乐团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民乐团的指导,悉心培养出许多在各类琵琶比赛中获金奖的佼佼者;十几年来,她几乎每年都参加北京市专为中小学生举办的“打开音乐之门——暑期系列音乐会”,并且每年都力图有新视角。
说到为此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牺牲的亲情和名利,吴玉霞诚恳地说:“我生在平常人家,我拥有的一切都得益于培养我的社会和观众,我理应回报社会。”
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促使吴玉霞担当起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责,关注的目光也扩展到艺术界和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她针对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现状,提出在“高中生中设立成人仪式活动日”和“加强大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提案,以唤起学生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和社会对学生的全面培育;她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独到见解,呼吁业余普及艺术教育不要急功近利,专业院校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不断适应和注入新的理念,争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资料
涉及资讯
猜你喜欢
相关乐谱
涉及作品集
涉及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