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网
首页
资讯
技巧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乐器库
百科
不限
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弦鸣乐器
气鸣乐器
不限
吹管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古筝
由钟离于2022-01-25整理
古筝(拼音:Gǔ Zhēng)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常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动听,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而被称为“众乐之王”,亦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葫芦丝
由汾酒于2022-02-23整理
葫芦丝(拼音:hú lu sī),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笛子
由岚玖于2022-01-25整理
笛子(拼音:dí zi),别称横笛,一般作为伴奏戏曲的重要乐器,相传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输入长安。
二胡
由愛于2022-01-21整理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唢呐
由赵锦辛于2022-02-23整理
唢呐(拼音:suǒ nà),中国双簧木管乐器。也叫唢奈、喇叭、鼓吹。传统唢呐由哨、气牌、侵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
扬琴
由咖喱麦兜于2022-01-24整理
扬琴(拼音:YangQin) 是明朝末期由波斯传入,最初是为曲艺伴奏,并形成多种流派。扬琴在我国经过近400年的流传和演进,不论在乐器制作、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上,都已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与各地民间乐种相结合,形成了多个具有突出的地方性和乐种性特点的流派。
琵琶
由凉凉月色于2022-01-28整理
琵琶(拼音:pí pa),弹拨乐器首座,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
埙
由咖喱麦兜于2022-01-26整理
埙(拼音:xūn),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乃是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籁的。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琴
由钟离于2022-01-25整理
古琴(拼音:Gǔ Qín)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五弦琴
由袁城于2022-01-25整理
五弦琴(拼音:wǔ xián qín)属于古琴的一种,历史悠久比较稀有,七弦琴比较广泛,五弦琴具有民族特点,发音柔和,音色圆润,音量不大。可用于独奏或为民歌、民间舞蹈伴奏。
木琴
由弥光于2022-01-25整理
木琴(拼音:mù qín)一种打击乐器,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凭借木块的长短对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时以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发出声音略似骨头的枯干的叩击声,音质强烈刺耳,具有非凡的穿透力。
箜篌
箜篌(拼音:kōnghóu)箜篌(又称空侯或坎侯)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产生于汉代,但从十四世纪后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
由薄暮于2022-02-28整理
箫
由辞惘于2022-03-01整理
箫(拼音:xiāo),分为洞箫和琴箫,“箫”字源排箫,唐代至现代专指竖吹之箫。又因为箫管开孔,与没有开孔的排箫相异,故名“洞箫”。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
月琴
月琴(拼音:yuè qín),汉族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曾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现在还流传于中国和越南。早期月琴长颈,一般有十二品左右。清代出现八品左右的短颈月琴,便于演奏高音区,常用于戏曲曲艺的伴奏。1950年代发展改良阮之后,月琴在中国大陆通常指短颈月琴。
由Eno Elvis于2022-01-26整理
马头琴
马头琴(拼音:mǎ tóu qín)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祖先为马尾胡琴,是中世纪北方弓弦胡琴的一种。
由默妍于2022-01-27整理
白族唢呐
白族唢呐(拼音:bái zú suǒ nà)云龙的每个白族村寨,几乎都有演奏唢呐吹打的民间艺人。在白族的农事庆典,婚丧嫁娶、民间节日和民俗活动中,唢呐吹打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节日、活动和不同的环境、仪式中,唢呐乐曲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其乐曲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其它任何民族乐器无法相比的。
由尼禄于2022-01-29整理
长号
由向日葵于2022-01-25整理
长号(拼音:Ludi),又称长鸣、铜角、招军、马吹,喇叭等。是瑶、壮、苗、彝、哈尼、布依、土家、维吾尔、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瑶语称当嘹。彝语称大巴拉。布依语称莽列。维吾 尔语称卡奈依。汉族称大号、长尖、喇叭、尖子号等。流行于中国各地,尤以广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区最为盛行。
芦笙(排笙)
由向日葵于2022-02-07整理
芦笙(拼音:lú shēng),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其前身为汉族的竽。
木鱼
由弥光于2022-01-25整理
木鱼(拼音:Mùyú)是一种木制的敲击乐器,常见的团鱼形木鱼形状为类近拳头状的圆球体,中间部分为空心,以作为声音共振和扩音之用。圆球体一边留有音孔,作用和小提琴的F型孔相同,都是让经扩音后的声音可以传开;另一边则另加上长而扁的外边,以方便用手或固定在支撑架上。演奏方法以利用鼓棍或小木锤,敲打乐器外侧的共鸣区以发出声响。木鱼的尺寸可有不同大小,体积越大音高越低。
乃依
乃依(拼音:nǎi yī),别称木笛、横笛,是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由ky于2022-01-25整理
首页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