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网
首页
资讯
技巧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乐器库
百科
不限 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弦鸣乐器 气鸣乐器
不限 吹管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 汪都
    汪都(拼音:Wāng dōu),又称黄泥鼓、长鼓、横鼓。瑶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等地。源于古代细腰鼓,南宋之时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由南丘于2022-01-28整理
    汪都
  • 彝族三胡
    彝族三胡(拼音:yí zú sān hú)是彝族阿细、撒尼支系弓拉弦鸣乐器。阿细人称勒胡,撒尼人称里胡、额胡。彝语“勒”、“里”、“额”均为拉奏之意。形似中胡,音色柔和浑厚,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弥勒、泸西和宜良等地。
    由亦寒于2022-01-28整理
    彝族三胡
  • 蝶式筝
    由花昼于2022-01-26整理
    蝶式筝(拼音:dié shì zhēng)1980年11月,何宝泉设计的蝶式筝,通过中国文化部科学技术局“技术鉴定”,并获得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科技成果二等奖”。蝶式筝的成就,在于它的布弦突破了五声音阶,达到七声音阶,易转调,能演奏十二平均律,大大扩充演奏范围,并能融入乐队发挥协奏功能。
    蝶式筝
    蝶式筝
  • 双管筚朗叨
    双管筚朗叨(拼音:shuāng guǎn bì lǎng dāo)是傣族、德昂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瑞丽、盈江、临沧地区镇康、耿马等地。
    由雾凇于2022-01-29整理
    双管筚朗叨
  • 菲察克
    菲察克(拼音:fēi chá kè)是锡伯族特有的单簧气鸣乐器。锡伯语又称奥尔惠菲察克。汉族称其为苇笛 。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 查尔锡伯自治县各地。锡伯族人民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民间歌舞盛行。经常可以听到高亢、奔放的猎歌、欢快的 婚礼歌、生产劳动的田野歌和富有草原风味的牧歌。每当夜幕降临大地,就会从远处传来青 年男女的情歌对唱,曲调优美,词句动听,有时替代歌声的则是悠扬委婉的苇笛声。
    由梦昱于2022-01-29整理
    菲察克
  • 碧约牛腿琴
    碧约牛腿琴(拼音:bì yuē niú tuǐ qín),是哈尼族拨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一带,一般用于独奏和民歌伴奏。
    由橘子猫于2022-01-26整理
    碧约牛腿琴
  • 乳钹
    乳钹(拼音:Rǔ bó),壮、苗、瑶、仫佬、京、彝、水、仡佬、羌、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响铜制成。钵形,造型独特,是钹体呈乳房状的大铜钹。
    由苏肆于2022-01-26整理
    乳钹
  • 拜
    由肖毅于2022-01-29整理
    拜(拼音:bài)黎族双簧气鸣乐器。黎语又称利拉罗。汉族称其为竹唢呐。流行于海南省乐东、东方、昌江等地。演奏时,其姿势和方法均与唢呐相似,就音质而言,拜的发音清亮、柔和,音色则悠扬而甜美。
    拜
    拜
    拜
  • 乌孜别克热瓦普
    乌孜别克热瓦普(拼音:wū zī bié kè rè wǎ pǔ)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在民族乐队中常与乌孜别克热瓦普配套使用。
    由陌上花于2022-01-26整理
    乌孜别克热瓦普
  • 喀什热瓦普
    喀什热瓦普(拼音:kā shí rè wǎ pǔ),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这种热瓦普,音域宽广、音色清脆、明亮,最适于独奏,也可参加乐队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
    由山霁于2022-01-26整理
    喀什热瓦普
  • 长积
    由汤圆于2022-02-07整理
    长积(拼音:cháng jī),别称双管,苗族双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扁牙等苗族聚居地区。
    长积
    长积
  • 双管闷笛
    由日记里的汤姆于2022-02-07整理
    双管闷笛(拼音:shuāng guǎn mèn dí),彝族双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双柏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等地。
    双管闷笛
    双管闷笛
  • 库木日依
    库木日依(拼音:kù mù rì yī)是塔吉克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库木里。外形和多朗热瓦甫、热布卜相同,一般用于宗教。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由苏肆于2022-01-26整理
    库木日依
  • 句鑃
    由一杯清酒于2022-02-17整理
    句鑃(拼音:Gōu diào)是古时吴越地区的一种青铜打击乐器,其形似钲,有柄可执,口朝上,以槌击之而鸣。一般一套由若干件组成。广州南越王博物馆收藏有一套西汉时期的青铜句鑃。
    句鑃
    句鑃
    句鑃
  • 苗族四弦
    苗族四弦(拼音:miáo zú sì xián)是苗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那坡县。
    由九曲于2022-01-26整理
    苗族四弦
  • 侗族小琵琶
    侗族小琵琶(拼音:dòng zú xiǎo pí pa)是侗族弹拨弦鸣乐器。侗语称比巴拉。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
    由尘夕于2022-01-26整理
    侗族小琵琶
  • 瑶族竹筒
    瑶族竹筒(拼音:Yáozú zhútǒng),又称竹筒琴。是瑶族落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上林县等地。
    由卷鹅于2022-01-26整理
    瑶族竹筒
  • 瓦格洛
    由chen于2022-01-26整理
    瓦格洛(拼音:wǎ gé luò),别名小独笛、蔚格利、著,佤族的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西盟、沧源、孟连、澜沧等佤族聚居地区。
    瓦格洛
    瓦格洛
  • 塔吉克竖笛
    由蕾伊于2022-01-26整理
    塔吉克竖笛(拼音:tǎ jí kè shù dí),别名苏奈依、唢勒耐依、苏那依,塔吉克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吉克竖笛
    塔吉克竖笛
  • 太平箫
    太平箫(拼音:tài píng xiāo),别名展本都、展拍籁、展奢,苗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保山地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昭通地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
    由风月呢喃于2022-01-26整理
    太平箫
首页 上一页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 首页

  • 搜索

  • 发现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