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网
首页
资讯
技巧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乐器库
百科
不限
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弦鸣乐器
气鸣乐器
不限
吹管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垤施三弦
垤施三弦(拼音dié shī sān xián)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独特,音色圆润,用于独奏、合奏或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和绿春一带,尤以红河县垤施乡最为盛行,故此得名。
由尼禄于2022-01-26整理
五月箫
五月箫(拼音:wǔ yuè xiāo),瑶族支系排瑶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
由迦夜于2022-01-26整理
筚箫
筚箫(拼音:bì xiāo),傣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德宏傣 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由沈梦溪于2022-01-27整理
塞吐
由小埋于2022-01-27整理
塞吐(拼音:Sāi tǔ),基诺族特有的一种乐器。是用一段红毛树原木掏空制成,呈圆筒形。规格尺寸不定。鼓框两端蒙以未经处理的带毛黄牛皮,鼓面直径40厘米~80厘米、鼓框高70厘米~120厘米、鼓壁厚3厘米~5厘米。鼓皮四周边缘由十二或十六根方形木棒固定。木棒长30厘米,上粗下细,最粗处为4厘米见方。
菲特克呐
菲特克呐(拼音:fēi tè kè nà)是锡伯族弹拨弦鸣乐器。锡伯语“菲特克呐”,是弹拨乐和花儿开放之意,故此又称弹拨琴。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由爱在西元于2022-01-27整理
光拢
光拢(拼音:Guāng lǒng)又称光弄。“光弄”为大鼓,“嘎”是舞蹈之意,即大鼓舞。傣族棰击膜鸣乐器。傣语“光”为鼓。“拢”或“弄”均为大,意 为大鼓。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孟连、耿马等地。怒江下游保山傣族地区称之为“光弄”,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称之为“光边”,另有“两面鼓”、“双筒皮鼓”之称。
由ky于2022-01-27整理
笔管
笔管(拼音:bǐ guǎn),别称勒拱,布依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环江等地。
由沈梦溪于2022-01-27整理
筚多喝
由华夫饼于2022-01-27整理
筚多喝(拼音:bì duō hē),别称喃多喝、敦嘟喔,壮族、苗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大农村。
波芦
波芦(拼音:bō lú),壮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凤山、东兰、巴马等地。
由风月呢喃于2022-01-27整理
芒笛
由线性代数于2022-01-27整理
芒笛(拼音:máng dí),别称拉罗木、楞弄,岔芒人独有的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勐拉区南柯新寨一带。
其篥
其篥(拼音:qí lì),别称士布里、帮、吕渣、肖列,羌族、藏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黑水、理县、汶川等地。
由默妍于2022-01-27整理
多朗艾捷克
多朗艾捷克(拼音:duō lǎng ài jié kè)是维吾尔族弓拉弦鸣乐器。因流行于南疆多朗地区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多样,音色柔和浑厚。常用于器乐合奏或为“十二木卡姆”、“麦昔莱普”等传统歌舞伴奏,是多朗地区民间乐队中的主要拉弦乐器。
由薄暮于2022-01-28整理
首页
上一页
1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