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网
首页
资讯
技巧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乐器库
百科
不限
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弦鸣乐器
气鸣乐器
不限
吹管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达玛如
由日记里的汤姆于2022-01-28整理
达玛如(拼音:Dá mǎ rú),藏族、蒙古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又称达如、达日。蒙古语称丹不楞儿、布楞儿。 汉族称法鼓、拨浪鼓。流行于西藏、内蒙古自治区藏传佛教寺院中。
艾捷克
艾捷克(拼音:jié kè)又名哈尔扎克。起源于维吾尔族民间。流行于新疆的麦盖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车和库车等地。
由钟离于2022-01-28整理
低音艾捷克
低音艾捷克(拼音dī yīn ài jié kè)又名哈尔扎克,维吾尔族拉弦乐器。清代列入加部乐。艾捷克乐器现有两种:一种仍保留共鸣弦,一种是没有共鸣弦的,常用的是后一种。
由烟雨燕双飞于2022-01-28整理
刚洞
由离去之原于2022-01-24整理
刚洞(拼音:Gangdong),从古代角类乐器衍化而来,是藏族、蒙古族、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又称冈林、扎令,汉族称法号、喇嘛号,为藏传佛教法器之一。管体多为铜制,也有银制或骨制的,其尺寸大小不一。流行于西藏、 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河北等省区。
必汪
必汪(拼音:bì wāng)藏族弓拉弦鸣乐器。藏语因方言不同又称必庸、必央、巴汪、日阿杂、则则、扎尼等。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区。尤以川、藏、滇三省区交界的巴塘、芒康和德钦一带最为盛行。
由阿蘅于2022-01-28整理
藏京胡
藏京胡(拼音:zàng jīng hú)是藏族拉弦乐器,仿京胡制作,因形似京胡,汉族称其为藏京胡。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
由湛鹰于2022-01-28整理
光亚(象脚鼓)
由晚荣于2022-01-28整理
光亚(拼音:Guāng yà)又称光吞,即象脚鼓,意为长尾巴鼓或短鼓。是傣族重要的民间打击乐器,深受傣家人的喜爱而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中。
铜鼓
由橘子猫于2022-01-25整理
铜鼓(拼音:tóng gǔ)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它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
瑟
由迦夜于2022-01-28整理
瑟(拼音:sè),一种传统弹拨弦乐器,外形类似筝但略宽。按五声调式定弦,常作为琴的伴奏乐器,常与古琴并称琴瑟。瑟在中国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常与古琴并称。
筒箫
筒箫(拼音:tǒng xiāo),朝鲜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由烟雨燕双飞于2022-01-25整理
鼻箫
由chen于2022-01-26整理
鼻箫(拼音:bí xiāo),别称虽劳、屯卡、圆哈,是海南岛黎族的边棱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流行于海南省。
扎木年
由苏肆于2022-01-26整理
扎木年(拼音:zhā mù nián)历史悠久,起源说法不一,从古代印度传入西藏的一种多弦乐器演变而成,根域《西藏王统纪》记载中,松赞干布赐宴时曾有艺人演奏乐器的记载,判断扎木年是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西藏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多数西藏学者认为扎木聂源于西藏本土,是藏族自己创造的乐器。
双勒浪
双勒浪(拼音:shuāng lè làng)双勒浪,布依族双簧气鸣乐器。流行于双勒浪,布依族双簧气鸣乐器。形制与布依族单管勒浪相同,由长短、粗细、音高相同的两支勒浪并排绑扎而成。也有在两 支并列的管身上口,插入一根弯曲的连接管,共用一个簧哨。
由卷鹅于2022-01-29整理
洞巴
洞巴(拼音:dòng bā)景颇族双簧气鸣乐器。“洞巴”是景颇族景颇支系语音译,为汉语带牛角的管笛之意。载瓦支系语称比切或比克。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盈江、陇川、瑞丽等地。
由棠舟于2022-01-29整理
钲
由陆晨于2022-02-17整理
钲(拼音:Zhēng),击奏体鸣乐器。是古代的一种军用打击乐器,也称“丁宁”,形似钟,有长柄,使用时口朝上,以槌敲击,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诸国。
彝族四弦
彝族四弦(拼音:yí zú sì xián)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红河、石屏、弥勒,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和路南彝族自治县等地。
由F.JCLOVE于2022-01-26整理
腰铃
由没头脑于2022-01-26整理
腰铃(拼音:Yāo líng)满语西沙(Xisha)又称萨满铃。是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的互击体鸣乐器。铃体铜制,呈圆球形,直径4厘米~5厘米。铃的下端开有一字形出音孔,孔长3厘米、宽0.5厘米,铃内装几粒沙石或铁珠,铃的上端设有圆环,用丝弦或细皮条串联三至五枚小铃,系缚于一根长约100厘米的圆木棍上端。
夜箫
由黑猫不是喵于2022-01-26整理
夜箫(拼音:yè xiāo),别名寥,苗族单簧气鸣乐器,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丹寨、凯里、麻江、黄平、榕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
卡龙琴
卡龙琴(拼音:kǎ nóng qín)是维吾尔乐器里弦最多的古老弹弦乐器,清代史籍中称七十二弦琵琶、“喀尔奈”。
由氯化钠于2022-01-27整理
达比亚
达比亚(拼音:dá bǐ yà)是怒族古老的弹拨乐器,多用于独奏或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碧江、福贡、兰坪等地。“达比亚”是怒语,僳僳族称之为“其布厄”。
由南丘于2022-01-27整理
首页
上一页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