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网
首页
资讯
技巧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乐器库
百科
不限
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弦鸣乐器
气鸣乐器
不限
吹管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老胡
老胡(拼音:shù kōng hóu)胡形制类似于今天的低音板胡,负责演奏旋律的主干音。
由长乐于2022-01-27整理
姜鼓
姜鼓(拼音:Jiāng gǔ),壮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德保、靖西一带。姜鼓选料精细,制作技艺水平要求较高,外观古朴、造型大方,纹饰富有民族特色。它既是一件戏曲伴奏乐器,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有实用和观赏双重价值。
由Eno Elvis于2022-01-27整理
口箫
由岚玖于2022-01-27整理
口箫(拼音:kǒu xiāo),别称利列、唎咧,黎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
手鼓
由花昼于2022-01-28整理
手鼓(拼音:shǒu gǔ)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历史悠久,四至六世纪敦煌北魏壁画中早已出现。流行于新疆地区。
蜂鼓
由八日蝉于2022-01-28整理
蜂鼓(拼音:Fēng gǔ),瓷制混合击奏膜鸣乐器,是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瑶族和毛南族等民族的一种细腰鼓。因其腰细、两头粗、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也称“岳鼓”“横鼓”“勐咽”“如叨”“长鼓”“腰鼓”“瓦鼓”“黄泥鼓”。
多洛
多洛(拼音:duō luò)傣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由Eno Elvis于2022-01-28整理
特磬
由碍与暧于2022-01-28整理
特磬(拼音:tè qìng),特悬磬,玉或石制。 殷墟出土的有半圆形与稍作曲折形的两种,后多作曲折形。
库布孜
由不知桃夏于2022-01-28整理
库布孜(拼音:kù bù zī)是哈萨克族等中亚民族传统乐器,创始人为八世纪末的萨满巫师库尔库特。汉文又译作霍布兹、霍布斯、柯布孜等。历史久远,构造古朴,音色柔美,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
竹杠
由Fucui于2022-01-26整理
竹杠(拼音:zhú gàng),是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万尾、山心、巫头等地的京族互击体鸣乐器。由枕杠和击杠组成。枕杠两根,多用楠竹制作,杠长约300厘米、杠径9厘米~10厘米。击杠八根,也用硬竹制作,杠长约340厘米、杠径4厘米~5厘米。
苏尔奈
苏尔奈(拼音:bā lā màn)即新疆唢呐,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族双簧气鸣乐器。维吾尔语称苏尔奈、唢乃依,又有锁呐、琐奈、锁奈、唢呐等多种译称。俗名喇叭。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由岚玖于2022-01-29整理
苗族唢呐
苗族唢呐(拼音:miáo zú suǒ nà)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花垣、凤凰等县苗族地区。
由尼禄于2022-01-29整理
镈
由沈梦溪于2022-02-18整理
镈(拼音:bó)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乐器,不像钟口呈弧状,为平口。镈体型比钟大,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早期镈两侧多有鸟云形、虎形、或者夔形的“翼”,装饰华丽繁复。是古代汉民族大型单个打击乐器。
瑶铃
瑶铃(拼音:Yáo líng)是瑶族的摇击体鸣乐器。瑶族称铃。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那坡县等地。铃体用铜铸制而成。外形似钟,形制因流行地区不同而有异。
由某某于2022-01-27整理
彝族中三弦
彝族中三弦(拼音:yí zú zhōng sān xián)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曲靖地区路南彝族自治县、宜良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泸西等地,是彝族支系阿细、阿哲、撒尼人喜爱的民间弹弦乐器。
由Fucui于2022-01-27整理
双管侗笛
由一杯清酒于2022-01-27整理
双管侗笛(拼音:shuāng guǎn dòng dí),侗族的吹口气鸣乐器,已用于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中。
竹簧(口弦)
由花昼于2022-01-27整理
竹簧(拼音:zhú huáng)又称响篾、吹篾、弹篾、口蔑、口簧、口琴、口弦。历史悠久,形制多样。是我国彝、拉祜、纳西、僳僳、傣、哈尼、景颇、佤、布朗、怒、独龙、基诺、普米、苗、藏、珞巴、羌、哈萨克、回、高山、黎和汉等民族综合奏体鸣乐器。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宁夏、陕西、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
马布
由向日葵于2022-01-27整理
马布(拼音:mǎ bù),别称布惹,彝族独有的的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从江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略斗
由岚玖于2022-01-27整理
略斗(拼音:Lüè dòu)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地,是苗族棰击膜鸣乐器。苗语“略”为木、“斗”为鼓,意即木制大鼓。又称竹龙。
大嘀珑
大嘀珑(拼音:dà dí lóng),布依族单簧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古羊、代化、睦化、芦山和安顺地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等地。
由夜夜于2022-01-27整理
太平鼓
由向日葵于2022-01-27整理
太平鼓(拼音:tài píng gǔ)也叫“单鼓”、“羊皮鼓”。曲艺曲种。流行北方各地。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为男性。演员手执用铁条做成的直径约尺许、鼓面蒙以驴皮的圆形单鼓,以竹制鼓键击鼓,载歌载舞。有对唱和群唱等形式。唱词有“内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为必唱之词,后者有可增减的辅助唱词,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在旧社会,有时被用于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动。解放后,经过革新,用以表现人民欢快喜悦的情绪。
首页
上一页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