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网
首页
资讯
技巧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乐器库
百科
不限
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弦鸣乐器
气鸣乐器
不限
吹管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朝尔
朝尔(拼音:cháo ěr)又称抄兀。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兴安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和西部的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等地。
由湛鹰于2022-01-28整理
大广弦
由九曲于2022-05-07整理
大广弦(拼音:dà guǎng xián),在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闽南地区流行的胡琴类民族乐器,常用于两地的歌仔说唱和歌仔戏的音乐伴奏。
双排弦箜篌
双排弦箜篌(拼音:shuāng pái xián kōng hóu)是我国新型弹拨弦鸣乐器。在箜篌流传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沿袭着传入时的结构和外貌,但这种现象,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被改变了。乐器制作家韩其华在箜篌领域中首先创制成功双排弦箜篌,不仅使箜篌的结构和演奏技法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使箜篌的外观焕然一新,在音响效果上,也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已用于音乐实践中,并首次在电影音乐中启用箜篌。
由氯化钠于2022-01-27整理
托甫秀尔
托甫秀尔(拼音:tuō fǔ xiù ěr)是蒙古族、满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博乐、精河、伊犁地区尼勒克、塔城地区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东北等地。
由湛鹰于2022-01-27整理
东布尔
东布尔(拼音:dōng bù ěr)是锡伯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独特,它是在汉族三弦和哈萨克族阿肯东布拉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乐器新品种。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地。
由弥光于2022-01-27整理
琤尼
琤尼(拼音:chēng ní)是壮族弓拉弦鸣乐器。历史悠久,形制古朴,音色柔晰,常用于独奏或合奏。流 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东兰、凤山、巴马等桂西北壮族山区。
由花昼于2022-01-27整理
彝族三胡
彝族三胡(拼音:yí zú sān hú)是彝族阿细、撒尼支系弓拉弦鸣乐器。阿细人称勒胡,撒尼人称里胡、额胡。彝语“勒”、“里”、“额”均为拉奏之意。形似中胡,音色柔和浑厚,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流行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弥勒、泸西和宜良等地。
由亦寒于2022-01-28整理
蝶式筝
由花昼于2022-01-26整理
蝶式筝(拼音:dié shì zhēng)1980年11月,何宝泉设计的蝶式筝,通过中国文化部科学技术局“技术鉴定”,并获得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科技成果二等奖”。蝶式筝的成就,在于它的布弦突破了五声音阶,达到七声音阶,易转调,能演奏十二平均律,大大扩充演奏范围,并能融入乐队发挥协奏功能。
碧约牛腿琴
碧约牛腿琴(拼音:bì yuē niú tuǐ qín),是哈尼族拨弦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一带,一般用于独奏和民歌伴奏。
由橘子猫于2022-01-26整理
乌孜别克热瓦普
乌孜别克热瓦普(拼音:wū zī bié kè rè wǎ pǔ)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在民族乐队中常与乌孜别克热瓦普配套使用。
由陌上花于2022-01-26整理
喀什热瓦普
喀什热瓦普(拼音:kā shí rè wǎ pǔ),是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这种热瓦普,音域宽广、音色清脆、明亮,最适于独奏,也可参加乐队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
由山霁于2022-01-26整理
库木日依
库木日依(拼音:kù mù rì yī)是塔吉克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库木里。外形和多朗热瓦甫、热布卜相同,一般用于宗教。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由苏肆于2022-01-26整理
苗族四弦
苗族四弦(拼音:miáo zú sì xián)是苗族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那坡县。
由九曲于2022-01-26整理
侗族小琵琶
侗族小琵琶(拼音:dòng zú xiǎo pí pa)是侗族弹拨弦鸣乐器。侗语称比巴拉。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从江、黎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融水和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
由尘夕于2022-01-26整理
苗族三弦
苗族三弦(拼音miáo zú sān xián)苗族弹拨弦鸣乐器。苗语称三弦。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等滇、桂、黔三省交界的广大苗族地区。发音清脆明亮。常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深受苗族青年喜爱。
由赵锦辛于2022-01-27整理
塔吉克艾捷克
塔吉克艾捷克(拼音:tǎ jí kè ài jié kè)是塔吉克族唯一的一种弓拉弦鸣乐器。形制独特,音色清脆,可用于独奏、合奏或歌舞伴奏。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其邻近地区。
由日记里的汤姆于2022-01-27整理
葫芦胡
竖箜篌(拼音:shù kōng hóu)布依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百色地区各县、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兴义、安龙、册亨、望谟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等地。
由华夫饼于2022-01-27整理
适争
适争(拼音:shì zhēng)佤族弓拉弦鸣乐器。又译作适振、士争。佤族也称窘或振。因只张有一条琴弦,故汉语称其为独弦琴。流行于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县等地。
由钟离于2022-01-28整理
玎黑
玎黑(拼音:dīng hēi)克木人弓拉弦鸣乐器。因琴弦使用董棕丝而称董棕琴。又称玎、独弦琴,是克木人唯一的拉弦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景洪等地。
由风月呢喃于2022-01-28整理
铁琴
铁琴(拼音:tiě qín)又称“太琴”、“特琴”或“铁胡”。藏族拉弦乐器,形制与二胡相近,流行于拉萨、日喀则、江孜及西藏广大村镇,多用于伴奏藏族古典歌舞“囊玛”和民间歌舞“堆谐”,现在多用于藏戏伴奏。
由chen于2022-01-28整理
首页
上一页
6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