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网
首页
资讯
技巧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乐器库
百科
不限
体鸣乐器
膜鸣乐器
弦鸣乐器
气鸣乐器
不限
吹管乐器
打击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夜箫
由黑猫不是喵于2022-01-26整理
夜箫(拼音:yè xiāo),别名寥,苗族单簧气鸣乐器,因多在夜间吹奏而得名。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丹寨、凯里、麻江、黄平、榕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
南溪哈号
哈号(拼音:Nán xī hā hào)是一种几近失传的乐器,为瑶族先民所创,与瑶族乐器中的角号有异曲同工之妙。由嫩竹削制而成。
由向日葵于2022-04-11整理
姊妹箫
姊妹箫(拼音:zǐ mèi xiāo),别称乌里乌鲁、占得息、力布 、咪咪,布依族、苗族的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西南、黔南、安顺等地区。
由Fucui于2022-01-27整理
口箫
由岚玖于2022-01-27整理
口箫(拼音:kǒu xiāo),别称利列、唎咧,黎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
铜角
由岚玖于2022-01-24整理
铜角(拼音:Tongjiao),是乐器“角”中的一种,号角用铜制故称,音色雄壮有力。通体仿照牛角用薄铜片制成,是中国北部、西北部各族人民常用的民间乐器。形态分两类:一种仿牛角,体弯;另一种直,作长锥筒形。古代宫廷仪仗乐盛用。
布巴
布巴(拼音:Mangtong),藏语称工东,汉族称大头号、布布号。流行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当卡寺和四川省丹巴县巴底乡黑经寺等藏传佛教寺院中。
由Susan于2022-01-25整理
乃依
乃依(拼音:nǎi yī),别称木笛、横笛,是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由ky于2022-01-25整理
小闷笛
小闷笛(拼音:xiǎo mèn dí)俗称皮哨子,是彝族双簧气鸣乐器。彝语称耶哈鲁或奔麦黑的里。彝语“奔麦黑”为虫壳,“的里”为笛,意即虫壳作簧哨的笛子。
由迷雾风暴于2022-01-29整理
笛朽篥
笛朽篥(拼音:dí xiǔ lì),又称决篥、笛篥吐、笛哦玛、哦里哦玛、达提吐来,僳僳族族边棱气鸣乐器,为拉祜族气鸣乐器的泛称,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
由辞惘于2022-01-26整理
口笛
由风月呢喃于2022-01-26整理
口笛(拼音:kǒu dí),竹乐器,1971年,著名竹笛演奏家俞逊发先生发明创造了口笛,适用于独奏、重奏、伴奏。
嘟噜
嘟噜(拼音:dū lū),别名簇、洞箫,黎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海南省琼中、保亭、乐东、昌江和海口等地。
由岚玖于2022-01-26整理
勒绒
勒绒(拼音:lēi róng),别称松堪勒绒、筚绒、拉绒,景颇族特有的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由氯化钠于2022-01-27整理
波晓呼
波晓呼(拼音:bō xiǎo hū),别名双箫、双笛,布依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三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等地。
由关谷奇迹于2022-01-27整理
短箫
由默妍于2022-01-25整理
短箫(拼音:duǎn xiāo),朝鲜族竖吹乐器,朝鲜语称“单扫”,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波列
波列(拼音:bō liè)是壮族双簧气鸣乐器。壮语又称比列、别列。壮语“波”、“比”、“别” 皆为吹,“列”为管,即吹管之意。汉族称壮族唢呐。是历史较悠久的民间乐器,经过改革,音色优美、音域扩展,已成为优良的独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宁明、 凭祥和南宁等地。
由Eno Elvis于2022-01-29整理
拜
由肖毅于2022-01-29整理
拜(拼音:bài)黎族双簧气鸣乐器。黎语又称利拉罗。汉族称其为竹唢呐。流行于海南省乐东、东方、昌江等地。演奏时,其姿势和方法均与唢呐相似,就音质而言,拜的发音清亮、柔和,音色则悠扬而甜美。
决篥杰
决篥杰(拼音:jué lì jié),别名达提吐,僳僳族吹口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保山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 自治州等僳僳族聚居地区。
由辞惘于2022-01-27整理
鹰笛
由秋色于2022-01-26整理
鹰笛(拼音:yīng dí),由鹰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别称骨笛、鹰骨笛、惹。鹰笛有两种,一种是藏族鹰笛,另一种是塔吉克族鹰笛,常用于独奏。
木叶
木叶(拼音:mù yè)我国古代许多民族流行的一种乐器,是苗家富有古风色彩的天然乐器,吹木叶,则是苗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由chen于2022-01-29整理
布利亚
布利亚(拼音:bù lì yǎ),又称竹号,怒族边棱气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
由迦夜于2022-01-26整理
首页
上一页
3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