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网
首页
资讯
技巧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乐器库
百科
不限
动态
行业
院校
历史
考级
综合
非遗传承 黄泥鼓的制作技艺
瑶族黄泥鼓制作是金秀大瑶山瑶族特有的瑶族民间技艺,瑶族民间做盘王、祭祀盘王活动时要制作黄泥鼓、跳黄泥鼓舞,至今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由花昼于2022-03-10整理
乐队东布拉的使用场景
乐队东布拉,都可用于合奏或伴奏,有的还可用于独奏。
由F.JCLOVE于2022-03-10整理
牛头埙的音色特点以及应用
“牛头埙”,音域在五度以内,音阶排列为12345,能吹奏一些简单、缓慢的曲调。
由肖毅于2022-03-10整理
牛头埙的发展
1984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民间艺人献艺会上,回族老艺人丁成才用牛头埙吹奏了一段带有回族念<古兰经>风味的乐曲,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
由长恭于2022-03-10整理
长鼓的历史
历史悠久,长鼓起源于古代细腰鼓,从其形制特点、流行地域和使用场合等方面考察,它与黄泥鼓有许多共同之处,它的鼓形和公黄泥鼓犹为相似。
由赵锦辛于2022-03-10整理
瑶族长鼓的传说
在广西大瑶山下,在粤北、湘西南,聚居着勤劳聪明的瑶族人民,自古以来,瑶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人人喜歌,个个善舞。
由Fucui于2022-03-10整理
蝶式筝的优势
蝶式筝,筝体犹如两个筝并在一起,采用一个共鸣体。在五声音阶定弦的某些弦距之间增加了半音或变化音。还装有弦钩,以改变某些定弦音的音高。
由长乐于2022-03-10整理
敲出傣族群众对真善美追求的象脚鼓
在傣族群众聚居区,象脚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流传最广、最有特色的一种群众性男子舞蹈,每当农闲、节日或赛鼓盛会,身背象脚鼓的小伙子会从各村寨赶来,跳起矫健、浑厚、灵活的象脚鼓舞……
由爱在西元于2022-03-10整理
牛头埙的起源
牛头埙,回族的民间乐器,回族群众俗称“哇呜”或“泥箫”,是用黏合力强、结实耐用的黄胶泥制作的一种民间小乐器,古代称它为“埙”。
由关谷奇迹于2022-03-10整理
蝶式筝的历史与现状
蝶式筝,即是尝试和改良的产物。它将两个筝首首拼接,左右对称,外形状若蝴蝶,故而得名,筝体犹如两个筝并在一起,采用一个共鸣体。
由夏浩东于2022-03-10整理
首页
上一页
22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下一页
尾页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