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网
首页
资讯
技巧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乐器库
百科
不限 动态 行业 院校 历史 考级 综合
  • 寸笛的起源以及传说
    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云南楚雄彝族地区,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民间吹奏乐器,这就是寸笛。据传,它的创制者是彝族青年起如云。
    由岚玖于2022-02-16整理
    寸笛的起源以及传说
  • 多朗艾捷克的历史记载
    多朗艾捷克是维吾尔族弓拉弦鸣乐器。因流行于南疆多朗地区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多样,音色柔和浑厚。
    由琪琪于2022-02-16整理
    多朗艾捷克的历史记载
  • 根卡的历史记载
    根卡,是藏族弓拉弦鸣乐器。历史悠久,来源于古代波斯,最早只用于古典歌舞“囊玛”的伴奏,未在民间流行。20世纪50年代改革制成高、中、低音系列根卡。音色富有浓厚的高原风味,已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深受藏族人民喜爱,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等地。
    由迷雾风暴于2022-02-16整理
    根卡的历史记载
  • 琵琶的流派代表
    琵琶分为了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这五个派系。
    由茯苓于2022-02-16整理
    琵琶的流派代表
  • 琵琶的发展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
    由卷鹅于2022-02-16整理
    琵琶的发展
  • 琵琶的起源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
    由阿弥于2022-02-16整理
    琵琶的起源
  • 葫芦胡的历史及结构
    葫芦胡,壮族、布依族弓拉弦鸣乐器。壮语称冉卜,“冉”为胡琴统称,“卜”为葫芦,意即用葫芦制成的胡琴,故称葫芦胡。形制独特,音色浑厚,常用于器乐合奏或为壮剧、布依戏伴奏。
    由拙于2022-02-16整理
    葫芦胡的历史及结构
  • 焦尾琴的传说
    蔡邕,字伯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蔡邕的“焦尾琴”名扬千古,关于蔡邕救琴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说法不一。
    由弥光于2022-02-16整理
    焦尾琴的传说
  • 錞于的历史记载
    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约当西汉时期)出土的铜贮贝器上,铸有大群滇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面,其中有两人合扛一木,下悬一錞于、一铜鼓、铜鼓侧悬,錞于则正吊于横木之上,旁有一人执棰并击之(《中国音乐史图鉴》Ⅱ—41)。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演奏图象。
    由南丘于2022-02-16整理
    錞于的历史记载
  • 椰胡的历史及音色特点
    椰胡,中国传统擦奏弦鸣乐器,流行于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在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及福建、海南当地戏曲、曲艺的乐队中使用。
    由天井于2022-02-16整理
     椰胡的历史及音色特点
首页 上一页 1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 首页

  • 搜索

  • 发现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