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月28日,新中国古筝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的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曹正先生向陕西省秦筝学会(前身为西安秦筝学会)题赠“筝道本源”,由此陕西省秦筝学会正式开启了这段历时四十年的上下求索。
回眸历史,承前启后;总结过去,继往开来。为庆祝学会成立40周年,依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补助项目,陕西省秦筝学会举办了云展播、筝艺名家讲座、秦筝艺术口述史、访谈录等系列活动,并于2023年12月23日晚,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乐·一带一路艺术文化中心成功举办“秦人·秦筝·秦声——陕西省秦筝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音乐会”。
一代代薪火相传、一次次风雨兼程、一步步创新超越,学会正以昂扬之姿书写新时代的“秦筝篇章”。
秦人:孜孜求索
陕西省秦筝学会会长、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薛莲在音乐会上致开场词,讲述了学会的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陕西省秦筝学会在高自成先生,周延甲先生,樊艺凤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代筝人的传承与耕耘,在理论建设、作品积淀、人才培养和乐器制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但使秦筝已归秦,还使秦筝走出了陕西,走向了世界!
值此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学会特为魏军先生、曲云先生颁发陕西省秦筝学会“终身成就奖”,为李世斌、何秀琴、李月娥、柯大生、刘爱琴、李俊芳、吴美璜老师颁发“贡献奖”,为周望、樊艺凤、尹群、常晓东、高武钢、张晓红老师颁发“艺术成就奖”。同时也感谢每一位陕西筝人对秦筝事业的执着、忠诚和无私奉献。
今天,学会的重担已经交至以薛莲为代表的新一代陕西筝人手中,他们将继续承担推动秦筝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使命,秉承孜孜求索的音乐理想,不断提升秦筝陕西流派的国际传播力,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构建人类音乐文明共同体。
秦筝:薪火相传
自秦而来,延续今日,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独具艺术魅力的筝乐伴随中华儿女走过悠长岁月。然后,在两千多年的衍变中,秦筝也由于种种原因在秦地由盛而衰,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更是濒于绝响。陕西秦筝学会第二代会长周延甲先生正是有感于此提出了“秦筝归秦”的理念,由此开启“秦筝”的恢复、传承与振兴。在此期间,周延甲先生、魏军先生、曲云先生等一代陕西筝人及饶余燕先生、周煜国先生等陕西作曲家移植、改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陕西风格筝曲,为秦筝回归秦地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015年,在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秦筝”非遗工作顺利展开。2017年2月“秦筝”获得了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周延甲先生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筝”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陕西省秦筝学会秦筝艺术季活动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补助项目。
秦筝学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创办于1983年的《秦筝》,是筝界唯一的专业理论期刊。《秦筝》立足古筝发展的最前沿,反映筝界艺术生态、学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古筝事业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陕西筝乐专业化发展再创了一个新高度。
秦声:曲曲绕梁
2023年12月23日晚的音乐会是对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对现实的总结和展示,更是对秦筝事业未来的美好展望。音乐会上筝届名家云集,共同演绎秦风秦韵,或娓娓倾诉,执手泪眼,或慷慨激昂,挥斥方遒,台上琴音如歌如泣,台下掌声不绝于耳。
伴随陕西省秦筝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张洁的导聆,“铮铮筝鸣”,声声真切,演奏家们将一腔情思尽赋指尖琴弦。陕西省秦筝学会荣誉会长、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教授以一曲情真意切的《惙》充分展现了陕西筝乐“细腻绵长,热耳酸心”的特质。新加坡琴筝学会会长尹群女士娓娓诉说梦回秦关、月照千秋的无边《乡韵》。薛莲教授则以《秋夜筝》寄托对秦筝领军人物周延甲先生的追忆之情与崇高敬意。陕西省秦筝学会副会长孙卓教授演奏的《香山射鼓》以深沉悠然的旋律与高远空旷的意境重现关中香会咏唱轰鸣的盛况。
来自陕西省各高校、院团的优秀青年演奏家曲明明、李瑜、曹瑾、魏月明、崔雯、张璟、宋倩雯、黄金、罗洁、李婉、王渺则带领陕西秦筝学会长安筝团演奏了《百花引》《秦之声》《忆长安》《倾杯情》等经典秦筝曲目,一次次将音乐会现场推向高潮。成长于长安筝团少年团的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子们以《行者》之声向观众们展示了新生代陕西筝人的朝气与活力。
四十载栉风沐雨,砥砺春华秋实;
四十载不负韶华,谱写时代乐章;
四十载逐梦前行,开启崭新征程!
正如薛莲会长所说:“四十年的学会发展之路,印证了‘筝乃仁智之器也’”,也如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曲云教授赠予学会四十周年的寄语:“七十年筚路蓝缕复兴秦筝,新时代盛世中华更谱华章”。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陕西秦筝学会将继续以追赶潮头的精神风貌,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守正创新,谱写当代新华章。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
四十年的上下求索 陕西省秦筝学会书写新时代的“秦筝篇章”
1983年6月28日,新中国古筝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的教育家、理论家、演奏家曹正先生向陕西省秦筝学会(前身为西安秦筝学会)题赠“筝道本源”,由此陕西省秦筝学会正式开启了这段历时四十年的上下求索。
回眸历史,承前启后;总结过去,继往开来。为庆祝学会成立40周年,依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补助项目,陕西省秦筝学会举办了云展播、筝艺名家讲座、秦筝艺术口述史、访谈录等系列活动,并于2023年12月23日晚,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乐·一带一路艺术文化中心成功举办“秦人·秦筝·秦声——陕西省秦筝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音乐会”。
一代代薪火相传、一次次风雨兼程、一步步创新超越,学会正以昂扬之姿书写新时代的“秦筝篇章”。
秦人:孜孜求索
陕西省秦筝学会会长、陕西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薛莲在音乐会上致开场词,讲述了学会的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陕西省秦筝学会在高自成先生,周延甲先生,樊艺凤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代筝人的传承与耕耘,在理论建设、作品积淀、人才培养和乐器制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但使秦筝已归秦,还使秦筝走出了陕西,走向了世界!
值此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学会特为魏军先生、曲云先生颁发陕西省秦筝学会“终身成就奖”,为李世斌、何秀琴、李月娥、柯大生、刘爱琴、李俊芳、吴美璜老师颁发“贡献奖”,为周望、樊艺凤、尹群、常晓东、高武钢、张晓红老师颁发“艺术成就奖”。同时也感谢每一位陕西筝人对秦筝事业的执着、忠诚和无私奉献。
今天,学会的重担已经交至以薛莲为代表的新一代陕西筝人手中,他们将继续承担推动秦筝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使命,秉承孜孜求索的音乐理想,不断提升秦筝陕西流派的国际传播力,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构建人类音乐文明共同体。
秦筝:薪火相传
自秦而来,延续今日,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独具艺术魅力的筝乐伴随中华儿女走过悠长岁月。然后,在两千多年的衍变中,秦筝也由于种种原因在秦地由盛而衰,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更是濒于绝响。陕西秦筝学会第二代会长周延甲先生正是有感于此提出了“秦筝归秦”的理念,由此开启“秦筝”的恢复、传承与振兴。在此期间,周延甲先生、魏军先生、曲云先生等一代陕西筝人及饶余燕先生、周煜国先生等陕西作曲家移植、改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陕西风格筝曲,为秦筝回归秦地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015年,在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秦筝”非遗工作顺利展开。2017年2月“秦筝”获得了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周延甲先生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筝”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陕西省秦筝学会秦筝艺术季活动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补助项目。
秦筝学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创办于1983年的《秦筝》,是筝界唯一的专业理论期刊。《秦筝》立足古筝发展的最前沿,反映筝界艺术生态、学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古筝事业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陕西筝乐专业化发展再创了一个新高度。
秦声:曲曲绕梁
2023年12月23日晚的音乐会是对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对现实的总结和展示,更是对秦筝事业未来的美好展望。音乐会上筝届名家云集,共同演绎秦风秦韵,或娓娓倾诉,执手泪眼,或慷慨激昂,挥斥方遒,台上琴音如歌如泣,台下掌声不绝于耳。
伴随陕西省秦筝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张洁的导聆,“铮铮筝鸣”,声声真切,演奏家们将一腔情思尽赋指尖琴弦。陕西省秦筝学会荣誉会长、西安音乐学院樊艺凤教授以一曲情真意切的《惙》充分展现了陕西筝乐“细腻绵长,热耳酸心”的特质。新加坡琴筝学会会长尹群女士娓娓诉说梦回秦关、月照千秋的无边《乡韵》。薛莲教授则以《秋夜筝》寄托对秦筝领军人物周延甲先生的追忆之情与崇高敬意。陕西省秦筝学会副会长孙卓教授演奏的《香山射鼓》以深沉悠然的旋律与高远空旷的意境重现关中香会咏唱轰鸣的盛况。
来自陕西省各高校、院团的优秀青年演奏家曲明明、李瑜、曹瑾、魏月明、崔雯、张璟、宋倩雯、黄金、罗洁、李婉、王渺则带领陕西秦筝学会长安筝团演奏了《百花引》《秦之声》《忆长安》《倾杯情》等经典秦筝曲目,一次次将音乐会现场推向高潮。成长于长安筝团少年团的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学子们以《行者》之声向观众们展示了新生代陕西筝人的朝气与活力。
四十载栉风沐雨,砥砺春华秋实;
四十载不负韶华,谱写时代乐章;
四十载逐梦前行,开启崭新征程!
正如薛莲会长所说:“四十年的学会发展之路,印证了‘筝乃仁智之器也’”,也如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曲云教授赠予学会四十周年的寄语:“七十年筚路蓝缕复兴秦筝,新时代盛世中华更谱华章”。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陕西秦筝学会将继续以追赶潮头的精神风貌,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守正创新,谱写当代新华章。
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涉及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