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从学前教育开始培养民族音乐素养 使民族乐器辉煌

由茯苓于2022-03-24整理

中国传统民乐的发展这两部影片都在向国人传达一个信号——我们的民族乐器是值得我们骄傲的,那是我们最辉煌的文化,但是它现在面临着传承甚至失传的问题。

对于乐器的传承民族问题有以下几点思考:我们要从学前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在音乐教育中多用民族乐器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从小时候就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

通过民族音乐教育改革促进民族乐器的发展。当前我国的民族乐器有“势微”的趋势,这与音乐教育的方式是分不开的。虽然音乐课课标中关于民族音乐内容有很多,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学校对音乐课程不重视,使民族音乐教育成效甚微。音乐艺术教育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议从学前教育开始培养民族音乐素养 使民族乐器辉煌

传承民族器乐的传统曲目。中国传统民乐曲目众多,包括丰富的题材与多样的体裁。其中传统曲目的学习与掌握尤其重要,因为传统曲目的文化艺术价值是无法衡量的,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的,我们只有继承好传统曲目,把传统曲目发扬光大,才能在此基础上继续不断深入的研究,才能创造出既符合时代特点又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乐。

建议从学前教育开始培养民族音乐素养 使民族乐器辉煌

民族乐器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乐民族乐器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要,我们要根据曲子或者情感的需要对乐器进行改进。但我们在发展民族乐器的过程不能一味照搬,要考虑到民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审美标准,否则民族乐器发展终究不能实现新的突破。

建议从学前教育开始培养民族音乐素养 使民族乐器辉煌

传承与创新相协调。当今社会创新是时代的新要求,传统民乐要想生存就必须在民族音乐为核心的基础上,根据大众的审美要求进行适当的创新。创新是民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建议从学前教育开始培养民族音乐素养 使民族乐器辉煌

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民乐,是我们要长期研究的问题。对于当下外界文化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冲击,我们可以通过展现民族乐器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音乐感染力来唤起国民们的文化自信心,让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