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非遗之灵台唢呐

由青鸟于2022-04-02整理
唢呐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其声音嘹亮、高远,与西部高原地域气质十分吻合。作为唢呐艺术的一个地域分支,灵台唢呐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地传承加工,以繁多的曲牌,庞大的演奏队伍,丰富的民俗内涵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民间音乐中的一个独特存在,迄今仍在灵台大地上顽强地生存并传承发展着。

灵台非遗之灵台唢呐

灵台唢呐最早出现在娶媳嫁女、丧葬祭奠、乡村庙会、庆祝典礼等场合,由唢呐艺人组成鼓乐班子演奏,没有固定的人数限制,少则两人,多则十几人。一般乐队成员都会演奏两件以上的乐器,可根据需要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随意调配。

灵台非遗之灵台唢呐

灵台唢呐曲调吸收了秦腔、陇剧、眉户剧、碗碗腔等传统戏曲音乐成份,大多以孤苦伶仃为主旋律,节奏相对自由缓慢,曲调幽怨哀婉,悲壮凄凉,极易激发人的痛苦、悲哀等情思。使用的乐器主要分为吹奏类、打击类、拉弹类三大类别,演奏艺人根据不同曲牌选择相应乐器。

灵台非遗之灵台唢呐

灵台唢呐曲牌世代流传、名目繁多、内容丰富、意境深邃,约有曲牌300多个。主要有:《喇呐到家》(此曲牌是用于唢呐班进行间演奏并进入主家)、《侯客》(此曲牌用于迎候祭奠亡灵者的到来)、《接客》、《插香敬神》《参天》、《祭灵》、《吊孝》、《烧纸》、《哭丧》《担水》(上担、下担)、《柳亲芽》、《雁落沙滩》、《初调》、《宫调》、《卧冰》、《大救驾》、《永寿庵》等;也有相对轻松的民间小调,如《绣荷包》、《珍珠倒卷帘》、《兰玉莲担水》、《纺线线》等。

灵台非遗之灵台唢呐

灵台唢呐于2011年入选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已公布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除此以外,从事红白事唢呐演奏的民间乐队艺人及唢呐爱好者数量将近百人。

灵台非遗之灵台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