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2022年“情满珠江•青春创梦”荔湾区云端音乐会在珠江钢琴创梦园大歌局演播厅正式上演,万象成音悦,云端汇此间。
本次音乐会由中共荔湾区委宣传部指导、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荔湾区文化馆承办、珠江钢琴创梦园协办,荔湾区文化馆馆办核心团队——广州西关民族乐团和广州西关女子合唱团联袂参与演出。同时,音乐会通过广东广播电视台等直播平台全程播出。
舞台上,广州西关民族乐团的团员们身着典雅红裙进行着她们的表演。她们时而激昂振奋,时而悠扬婉转,演奏出一曲曲触动人心的音乐组作品。
据悉,广州西关民族乐团是在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心支持下、在文化馆的直接领导下,于2020年成立的馆办核心团队,现为荔湾区规模最大的民族管弦乐团,由荔湾区文化馆负责人兼任团长,秦丽兰、陈玉麟担任副团长。广州西关民族乐团共有30多名核心团员,均为广州市承担民乐创作、演奏和教育、推广等工作的精英人才。
自成立以来,西关民乐团多次尝试从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创作并演奏了如《南粤春风》、《习习春风暖花城》、《万家灯火》等一批具有浓厚岭南文化特征的民乐作品,受到观众的普遍赞赏和热烈欢迎。
而本次音乐会则是民族乐团团员的首次全体亮相。民族乐团特别邀请了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陈葆坤担任艺术总监,青年指挥家刘茵担任指挥,为观众们准备了一份“音乐大餐”。
在本次音乐会上,观众们既能欣赏到经典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拔根芦柴花》、《步步高》、《新春锣鼓》,又能欣赏多彩的广东音乐六重奏《雨打芭蕉》,炫技的二胡与乐队《战马奔腾》。另外,民族乐团还特别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袁柯灵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青年演员陈滢竹演唱的《好日子》,让音乐会更加丰富多彩。
民族乐团在此次音乐会中表演的曲目以地方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民族音乐为主,同时也有不少追忆历史,歌唱新时代、新生活的作品。
作品《新春锣鼓》是由陈葆坤先生作曲、配器的一首富有韵味的广东音乐,采用粤剧素材,突出广东音乐的旋法和加花,气势磅礴、旋律优美,表现出人民在新春佳节雀跃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获得第二届全国民族管弦乐小型作品展播评选一等奖。
《拔根芦苇花》原是流传于江苏扬州一带的地方民歌,曲调清新优美、节奏明快、洋溢着欢乐,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男声独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则歌颂了为让祖国和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而奉献青春年华,驻守在最艰苦地方的战士们,令人肃然起敬。
据介绍,广州西关女子合唱团是荔湾区文化馆于2016年成立的核心团队之一,由荔湾区文化馆负责人兼任团长,苏枬汎、邹成銮担任副团长,著名指挥家苏严惠担任艺术总监,文化馆干部苏枬汎担任常任指挥,拥有团员50余人,主要由荔湾区青年音乐教师、合唱爱好者组成。
合唱团以提高和培养女性艺术修养、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力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服务于广大市民为宗旨,表演风格广泛,致力于挖掘和提升合唱爱好者的歌唱潜能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提高群众演唱水平,同时着力推广粤语合唱,摸索出一套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合唱新演绎方式。
自成立以来,合唱团长期坚持训练,已在包括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中国嘉陵江合唱艺术节比赛、广东省艺术花会、广州市举办的广州合唱节、羊城之夏系列活动、“广佛肇清云韶”六市原创音乐展演等60余场演出活动中获得金奖、银奖、最受欢迎合唱团、最佳表演奖等近20个奖项,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成为荔湾区级打造高雅艺术品牌,传播高雅艺术的一张“文化金名片”。
西关女子合唱团为本次音乐会精心排演了8首歌曲,其中以原创作品为主。
原创作品《Yes!Today》表达了告别过去阴霾,描绘新希望,充满干劲迎接新挑战的蓬勃精神,曾获得2021年“乐舞飞扬”广州市群众原创音乐作品展演比赛金奖、最佳表演奖;“广佛肇清云韶”六市原创音乐作品展演活动银奖、最佳作曲奖。
《春藤》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特别创作的作品,唱颂了中国共产党如春藤般生生不息的精神,从硝烟中穿越,在中国的土地上播撒下灿烂种子的光辉历程。
粤语合唱作品《路途远方》讲述了走在荔湾区小巷中寻寻觅觅,从迷失路况到柳暗花明的过程,以此借喻人生小路虽然曲折,无法一下子到达心之向往之地,路途上的满满回忆同样值得珍惜。
西关民乐团、西关女子合唱团的表演即是对此次音乐会主题的良好诠释:“岭南文化核心是水乡文化,珠江是母亲河,荔湾独有了这一河两岸景观,而文艺的根本是以情动人,两者结合,便是‘情满珠江’;参与本次演出的西关民族乐团、西关女子合唱团成员们个个洋溢着青春气息,呈现出“青春荔湾”、“汇聚梦想”的文化气象,更是贴合了‘青春创梦’的主题”。
云端相约,天涯如相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有的歌声与音乐,在文化强区的号角声中,西关民族乐团、西关女子合唱团将会发奋图强,再接再历,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
荔湾区云端音乐会:情满珠江 青春创梦
6月2日晚,2022年“情满珠江•青春创梦”荔湾区云端音乐会在珠江钢琴创梦园大歌局演播厅正式上演,万象成音悦,云端汇此间。
本次音乐会由中共荔湾区委宣传部指导、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荔湾区文化馆承办、珠江钢琴创梦园协办,荔湾区文化馆馆办核心团队——广州西关民族乐团和广州西关女子合唱团联袂参与演出。同时,音乐会通过广东广播电视台等直播平台全程播出。
广州西关民族乐团:汇聚民乐力量,弘扬岭南音乐文化
舞台上,广州西关民族乐团的团员们身着典雅红裙进行着她们的表演。她们时而激昂振奋,时而悠扬婉转,演奏出一曲曲触动人心的音乐组作品。
据悉,广州西关民族乐团是在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心支持下、在文化馆的直接领导下,于2020年成立的馆办核心团队,现为荔湾区规模最大的民族管弦乐团,由荔湾区文化馆负责人兼任团长,秦丽兰、陈玉麟担任副团长。广州西关民族乐团共有30多名核心团员,均为广州市承担民乐创作、演奏和教育、推广等工作的精英人才。
自成立以来,西关民乐团多次尝试从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创作并演奏了如《南粤春风》、《习习春风暖花城》、《万家灯火》等一批具有浓厚岭南文化特征的民乐作品,受到观众的普遍赞赏和热烈欢迎。
而本次音乐会则是民族乐团团员的首次全体亮相。民族乐团特别邀请了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陈葆坤担任艺术总监,青年指挥家刘茵担任指挥,为观众们准备了一份“音乐大餐”。
在本次音乐会上,观众们既能欣赏到经典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拔根芦柴花》、《步步高》、《新春锣鼓》,又能欣赏多彩的广东音乐六重奏《雨打芭蕉》,炫技的二胡与乐队《战马奔腾》。另外,民族乐团还特别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袁柯灵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青年演员陈滢竹演唱的《好日子》,让音乐会更加丰富多彩。
民族乐团在此次音乐会中表演的曲目以地方民族音乐,特别是广东民族音乐为主,同时也有不少追忆历史,歌唱新时代、新生活的作品。
作品《新春锣鼓》是由陈葆坤先生作曲、配器的一首富有韵味的广东音乐,采用粤剧素材,突出广东音乐的旋法和加花,气势磅礴、旋律优美,表现出人民在新春佳节雀跃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获得第二届全国民族管弦乐小型作品展播评选一等奖。
《拔根芦苇花》原是流传于江苏扬州一带的地方民歌,曲调清新优美、节奏明快、洋溢着欢乐,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男声独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则歌颂了为让祖国和故乡的明天更加美好而奉献青春年华,驻守在最艰苦地方的战士们,令人肃然起敬。
广州西关女子合唱团:打造荔湾高雅艺术传播的“文化金名片”
据介绍,广州西关女子合唱团是荔湾区文化馆于2016年成立的核心团队之一,由荔湾区文化馆负责人兼任团长,苏枬汎、邹成銮担任副团长,著名指挥家苏严惠担任艺术总监,文化馆干部苏枬汎担任常任指挥,拥有团员50余人,主要由荔湾区青年音乐教师、合唱爱好者组成。
合唱团以提高和培养女性艺术修养、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力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服务于广大市民为宗旨,表演风格广泛,致力于挖掘和提升合唱爱好者的歌唱潜能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提高群众演唱水平,同时着力推广粤语合唱,摸索出一套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合唱新演绎方式。
自成立以来,合唱团长期坚持训练,已在包括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中国嘉陵江合唱艺术节比赛、广东省艺术花会、广州市举办的广州合唱节、羊城之夏系列活动、“广佛肇清云韶”六市原创音乐展演等60余场演出活动中获得金奖、银奖、最受欢迎合唱团、最佳表演奖等近20个奖项,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成为荔湾区级打造高雅艺术品牌,传播高雅艺术的一张“文化金名片”。
西关女子合唱团为本次音乐会精心排演了8首歌曲,其中以原创作品为主。
原创作品《Yes!Today》表达了告别过去阴霾,描绘新希望,充满干劲迎接新挑战的蓬勃精神,曾获得2021年“乐舞飞扬”广州市群众原创音乐作品展演比赛金奖、最佳表演奖;“广佛肇清云韶”六市原创音乐作品展演活动银奖、最佳作曲奖。
《春藤》是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特别创作的作品,唱颂了中国共产党如春藤般生生不息的精神,从硝烟中穿越,在中国的土地上播撒下灿烂种子的光辉历程。
粤语合唱作品《路途远方》讲述了走在荔湾区小巷中寻寻觅觅,从迷失路况到柳暗花明的过程,以此借喻人生小路虽然曲折,无法一下子到达心之向往之地,路途上的满满回忆同样值得珍惜。
西关民乐团、西关女子合唱团的表演即是对此次音乐会主题的良好诠释:“岭南文化核心是水乡文化,珠江是母亲河,荔湾独有了这一河两岸景观,而文艺的根本是以情动人,两者结合,便是‘情满珠江’;参与本次演出的西关民族乐团、西关女子合唱团成员们个个洋溢着青春气息,呈现出“青春荔湾”、“汇聚梦想”的文化气象,更是贴合了‘青春创梦’的主题”。
云端相约,天涯如相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有的歌声与音乐,在文化强区的号角声中,西关民族乐团、西关女子合唱团将会发奋图强,再接再历,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