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声来讲,吟猱是由原音与稍低或微高一点的音迅速交换而产生音的“波动”的演奏方式。关于吟、猱二字的含义。“吟”,琴书称“若吟哦然”,或喻之为“寒蝉吟秋”,这是以其音响效果接近于人声或蝉鸣的自然波动而得名的。“猱”,原字义是猿类的一种。宋田紫芝《太古遗音·手势图》解释说:“若猿猱升木,躋攀而吟号也。”猱字取其动作之曲折往复,如猿猴爬树,伸缩自如。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有“攀躋分寸不可上”之句,最为猱法传神。又似急水行篙,水湍篙颤,用尽气力,不离故处。
急吟湍急如风振松梢,多于情绪激昂或节奏急促时使用,琴曲《雉朝飞》、《乌夜啼》一向都称为疾曲,用之甚多。 缓急变化使用很多,但很少一曲专用急吟或缓吟的,如琴曲速度最快的《雉朝飞》,用缓吟、缓猱也相当多。有对比,才有变化。不只是一曲或一段音乐中是如此,即在一种吟猱指法中,也往往还有缓急的变化,有先缓后急,也有先急后缓,而以前者为更常见。因弹弦后声渐衰减,先缓后急感觉上有相对均衡感,是弹拨乐特有的规律。先急后缓则有松缓下来的感觉,对于情绪或曲调之中顿、转折处用之。
吟猱波动幅度的大小,也是吟猱变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古谱多从吟猱摆动部位的大小来讨论。如吟动三四分,猱四五分等,但因高低音位不同,用长度计算显然不能精确,这种方法只可一般地作为参考。现以中徽为准,常吟音高波动幅度约在50—70音分左右,猱音音高波动幅度在70—96音分左右,最大的大猱可达182-204音分,最小的定吟仅有25音分左右。
大猱的效果,宽宏澹荡,多表现动荡或高逸的感情,如琴曲《潇湘水云》,用大猱表现烟波浩渺,云水动荡的意境,非常生动。
细吟、细猱则坚实圆润,表现细腻缠绵的情感,抒情的旋律很合适。最小的定吟多在音尾用之,取其余韵,以收袅袅不绝的效果。
吟猱幅度的变化,还常用在一种吟猱法之中,如吟、猱、长吟、长猱,波动幅度都是先大后小,与音量衰减变化趋于一致,这是符合弹弦乐器的音响特点的。
吟、猱的长短,在古谱中有较明确的规定,以常吟四五转为中速二拍计算,则长吟、长猱为四拍以上,少吟为一拍左右,略吟半拍左右。这种规定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因古谱大都没有板拍,须依指法定节奏,所以记谱独详。晚清琴家黄勉之曾将所有的吟猱都规定了转数和节奏,其法虽太拘,但可证吟猱之长短曾起过决定节奏的作用。今天对于发掘古谱,也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吟、长猱在音尾声渐微弱,声断而气连,在急拍中有蓄势之功,如琴曲《流水》头段的长猱;在缓拍中有悠远之趣,如琴曲《平沙落雁》第二段的长吟,写沙平水远之意。但过长的吟猱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像清末琴家有动辄十拍以上的吟猱,只可偶一为之,用之频频,徒生倦意,实不足取。
长吟、长猱转数在四五次左右,恰在弹弦乐最好的音响范围内,出音最为清晰圆绽,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少吟、略吟,多用于旋律进行中,各依节奏为之。
在时值较长的音上用吟,还有一种处理方法:“吟罢有少息,更存余韵,方作后声”,现在多称之为中止吟。但只作为一种处理手法,不写入琴谱。
有一些吟猱指法就是专以这种不同变化来取得特殊的吟猱效果,而不是靠通常的波动速度、幅度和时间等变化来获得的。
如撞揉,揉中带撞意,专于按处向上取音,即实上虚下,与常揉用力相反,强调了本位以上的音,所以不是圆活无迹而是坚脆有力的音响。多用于曲情慷慨激昂处,琴曲《归去来辞》、《离骚》用之最多,《楚歌》、《秋鸿》亦用之。
游吟、荡吟则往来于本位音与上(下)位之间,两头用力,但较松缓,强调了两个音,音似荡漾,有游每顺水,神韵悠然之趣。有名的宋代琴曲《渔歌》,就用以表现橹声欸乃,怡然自乐的情景。
此类属特殊指法,仅举两例,以见一斑。
再如往来吟,用吟于往来之中,即于往来的大幅度滑动中,在其中一个音位上用吟,既强调了用吟的音位,又寓小波动于大波动之中,交相辉映,显得层出不穷。南宋著名琴曲《潇湘水云》就用以刻画天光云影、烟雾缭绕的境界,极为生动形象。 在右手连弹时用吟猱,是吟猱连续使用的组合形式。如双吟、双猱、缓急吟、分开吟或二吟相同、或一缓一急、或持续不断,亦是吟猱的组合使用方式。并存之以备参考。
纵观一千多年来的吟猱指法,从方法到使用上都不断在发展,有名目又有成法可据的就在六十种以上。这么多的指法,要了然于心中已非易事,要掌握起来更非朝夕之功。学者如不潜心探求,则难以得其窍要。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
古琴吟猱的音乐形态和变化方式
从发声来讲,吟猱是由原音与稍低或微高一点的音迅速交换而产生音的“波动”的演奏方式。关于吟、猱二字的含义。“吟”,琴书称“若吟哦然”,或喻之为“寒蝉吟秋”,这是以其音响效果接近于人声或蝉鸣的自然波动而得名的。“猱”,原字义是猿类的一种。宋田紫芝《太古遗音·手势图》解释说:“若猿猱升木,躋攀而吟号也。”猱字取其动作之曲折往复,如猿猴爬树,伸缩自如。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有“攀躋分寸不可上”之句,最为猱法传神。又似急水行篙,水湍篙颤,用尽气力,不离故处。
缓急类——吟猱波动速度的变化
至于缓急变化的音响效果,缓吟、缓猱慢而宽和,有安闲自如、从容不迫之感,多于乐曲之头尾,情绪节奏较舒缓时使用。如琴曲《汉宫秋月》用缓猱较多。
急吟湍急如风振松梢,多于情绪激昂或节奏急促时使用,琴曲《雉朝飞》、《乌夜啼》一向都称为疾曲,用之甚多。
缓急变化使用很多,但很少一曲专用急吟或缓吟的,如琴曲速度最快的《雉朝飞》,用缓吟、缓猱也相当多。有对比,才有变化。不只是一曲或一段音乐中是如此,即在一种吟猱指法中,也往往还有缓急的变化,有先缓后急,也有先急后缓,而以前者为更常见。因弹弦后声渐衰减,先缓后急感觉上有相对均衡感,是弹拨乐特有的规律。先急后缓则有松缓下来的感觉,对于情绪或曲调之中顿、转折处用之。
大小类——吟猱波动幅度的变化
吟猱波动幅度的大小,也是吟猱变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古谱多从吟猱摆动部位的大小来讨论。如吟动三四分,猱四五分等,但因高低音位不同,用长度计算显然不能精确,这种方法只可一般地作为参考。现以中徽为准,常吟音高波动幅度约在50—70音分左右,猱音音高波动幅度在70—96音分左右,最大的大猱可达182-204音分,最小的定吟仅有25音分左右。
大猱的效果,宽宏澹荡,多表现动荡或高逸的感情,如琴曲《潇湘水云》,用大猱表现烟波浩渺,云水动荡的意境,非常生动。
细吟、细猱则坚实圆润,表现细腻缠绵的情感,抒情的旋律很合适。最小的定吟多在音尾用之,取其余韵,以收袅袅不绝的效果。
吟猱幅度的变化,还常用在一种吟猱法之中,如吟、猱、长吟、长猱,波动幅度都是先大后小,与音量衰减变化趋于一致,这是符合弹弦乐器的音响特点的。
迟早类——吟猱开始时间的变化
出音前吟猱,是在未弹弦之前,先吟动琴弦。这种吟猱法,因弹弦时音位不定,须动作重复几次之后,听觉方能稳定在本位音上,所以特具飘忽不定之感,如陈拙论述的藏头猱就是这种方法。
出音时,是在弹弦得音之同时用吟的。因为音出即吟,本位音未稳,突出了吟音,略具撞、点的意趣,多有连贯紧捷而兼松脆的效果。如承声吟、落指吟、落指猱都是这种情况。
出音后,弹弦得音后,按指方吟。古人特别强调:“凡吟、猱、引,皆侯弹了,将余声取之,不可错乱。”一般的吟猱多用这种常规奏法。音出始吟,声最稳定。
音中用吟,又谓之迟到的吟猱,是出音后过一段时间才用吟猱的,有停留之意。因不动与动的对比,起到强调的作用。因而只在特别需要的场合用之。如歇吟、虚吟皆属用音中吟者。
音尾,声尽方猱,更迟于音中,取不尽之意,如无意猱之类。
长短类——吟猱持续时间的变化
吟、猱的长短,在古谱中有较明确的规定,以常吟四五转为中速二拍计算,则长吟、长猱为四拍以上,少吟为一拍左右,略吟半拍左右。这种规定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因古谱大都没有板拍,须依指法定节奏,所以记谱独详。晚清琴家黄勉之曾将所有的吟猱都规定了转数和节奏,其法虽太拘,但可证吟猱之长短曾起过决定节奏的作用。今天对于发掘古谱,也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吟、长猱在音尾声渐微弱,声断而气连,在急拍中有蓄势之功,如琴曲《流水》头段的长猱;在缓拍中有悠远之趣,如琴曲《平沙落雁》第二段的长吟,写沙平水远之意。但过长的吟猱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像清末琴家有动辄十拍以上的吟猱,只可偶一为之,用之频频,徒生倦意,实不足取。
长吟、长猱转数在四五次左右,恰在弹弦乐最好的音响范围内,出音最为清晰圆绽,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少吟、略吟,多用于旋律进行中,各依节奏为之。
在时值较长的音上用吟,还有一种处理方法:“吟罢有少息,更存余韵,方作后声”,现在多称之为中止吟。但只作为一种处理手法,不写入琴谱。
特征类——吟猱特殊效果的变化
有一些吟猱指法就是专以这种不同变化来取得特殊的吟猱效果,而不是靠通常的波动速度、幅度和时间等变化来获得的。
如撞揉,揉中带撞意,专于按处向上取音,即实上虚下,与常揉用力相反,强调了本位以上的音,所以不是圆活无迹而是坚脆有力的音响。多用于曲情慷慨激昂处,琴曲《归去来辞》、《离骚》用之最多,《楚歌》、《秋鸿》亦用之。
游吟、荡吟则往来于本位音与上(下)位之间,两头用力,但较松缓,强调了两个音,音似荡漾,有游每顺水,神韵悠然之趣。有名的宋代琴曲《渔歌》,就用以表现橹声欸乃,怡然自乐的情景。
此类属特殊指法,仅举两例,以见一斑。
组合类——与其他指法结合使用的变化
再如往来吟,用吟于往来之中,即于往来的大幅度滑动中,在其中一个音位上用吟,既强调了用吟的音位,又寓小波动于大波动之中,交相辉映,显得层出不穷。南宋著名琴曲《潇湘水云》就用以刻画天光云影、烟雾缭绕的境界,极为生动形象。
在右手连弹时用吟猱,是吟猱连续使用的组合形式。如双吟、双猱、缓急吟、分开吟或二吟相同、或一缓一急、或持续不断,亦是吟猱的组合使用方式。并存之以备参考。
纵观一千多年来的吟猱指法,从方法到使用上都不断在发展,有名目又有成法可据的就在六十种以上。这么多的指法,要了然于心中已非易事,要掌握起来更非朝夕之功。学者如不潜心探求,则难以得其窍要。
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涉及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