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相聚一起庆祝的‘老青年’

由钟离于2022-05-05整理

“五四青年节,我们这些‘老青年’也要相聚一起庆祝。”“虽然我89岁了,但跟社区的朋友们写字、画画,心也年轻起来。”5月4日,广州市天河区棠下街尚景社区内,一幅70米的画卷徐徐展开,一旁,善书善画的社区长者现场挥毫“风华正茂”,引得路过的居民连连叫好;老年活动中心内,手风琴、葫芦丝二胡奏起,一首《棠下尚景之歌》唱出社区长者们心中涌动的热情……

这个聚集了逾1万人口的小区,1/4是长者,其中不乏来自各个高校的退休教师。“我们的社区是幸福社区。”70岁的关志祥在书画队、歌唱队中年纪最“小”而担任起主要责任是“跑腿”的队长,“我们写字、画画、演奏、唱歌,出手抄报、画文化墙,还组成社区的志愿者团队,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他和活跃的文艺骨干们一起,希望服务社区的同时,也给社区带来美和活力。

在五四青年节相聚一起庆祝的‘老青年’

杨斯达老师写下“风华正茂”

文化活动氛围浓,老人说:“我们还是老青年”

午后的阳光正好,在华景新城老年活动中心门口的大树底下,89岁的老教师杨斯达、74岁的老师李玉池挥笔洒墨,一气呵成;傅小梅阿姨现场创作了一幅中国山水画,点点春色尽在枝头。杨老师笔下的“风华正茂”是他的有感而发:“当我们是青年人的时候,曾风华正茂,现在我们已经不是青年了,但心依然年轻。”而李老师的“劳动之手点燃艺术之光,平凡之路书写伟大梦想”,是他自诩为“老青年”的文艺朋友们依然怀揣的热情梦想。

“我们在尚景耕耘美丽......社会公益无私奉献,活动丰富多彩,处处洋溢正气。”二楼的老年活动中心传来阵阵歌声。这首《棠下尚景之歌》由社区长者谱曲作词,是歌唱队的“饮歌”,唱出他们的幸福满满。70岁的退休教师伍建红虽然在社区生活了近20年,之前一直忙于工作和生活,近1年才参与到社区的文娱活动中。擅长演奏手风琴和跳舞的她为合唱队伴奏,也为器乐队伴舞。“年纪只是一个数字,70岁也可以很年轻。”她激动地说,“我们为青年人们感到骄傲,向他们学习。”

在五四青年节相聚一起庆祝的‘老青年’

据关老师介绍,这个社区有超过1万人口,长者占1/4,尚景社区成立了老龄协会,下设书画院、歌唱队、器乐队、舞蹈队、乒乓球队、交谊舞队、太极拳队等数十支队伍,活跃的长者有两三百人,每周有1-3次活动。“这些队伍都是近4年来聚集起来的。”他举例,书画队就从原来的五六人发展到目前30多人。

尽管他们自称“研究孙”,不求成名成家,只求开心就好,但“研究孙”里不乏多才多艺者,唱京剧的、写诗文的,比比皆是。像臧阳春从军从警50年,热爱诗词,撰写了许多歌颂祖国、赞美社区的美好诗篇。

除了在一起进行文艺活动,长者们还组成了志愿者队,担负了社区的一些活动。据他介绍,大部分志愿者队员每年的志愿服务时间都在200小时以上,多的还超过500小时。

在五四青年节相聚一起庆祝的‘老青年’

李玉池老师一挥而就

“文娱活动能增强幸福感,也能给这个社区也带来一些活力和正能量。”关老师说,每一次活动都有很多社区居民参加或参观,“年长的、年轻的、小孩子,都有可能参与进来。”而文化墙、手抄报,也是文艺长者们为了美化社区而做的,因为长者们的带动,社区的年轻美术老师和孩子们也参加了文化墙的共绘。“别看我们年纪已长,我都70岁了,还是最‘小’的一个,其实大家的心态都很年轻的。”他笑着说,“我们还能发挥一下‘老青年’的余热。”

墙绘艺术玩起来,老友记为社区添光彩

在棠下社区,书画音乐从来不是附庸风雅之物。对老师们而言,平日里写书法、玩乐器既是给退休生活增添一点乐趣,同时也是将家中的书香墨气分享给邻里街坊。在他们看来,一个幸福的社区需要文化的积淀,作为社区一员,自己恰恰可以有所作为。无论是现场挥毫,还是歌唱表演,大多数老人家希望,棠下社区是一个处处都能看到书画,处处都能听到音乐,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每个人可以在文化的熏陶中,爱上这个地方。

在五四青年节相聚一起庆祝的‘老青年’

更早前,他们甚至为了让这个成立已久的小区重焕光彩,拿起了手中的笔,玩起墙绘艺术。一名长者告诉记者,“华景新城西边有一栋两米多高的墙,两年前,还是破破烂烂,了无生气,别说社区自己人,就连路过的人都觉得嫌弃”。彼时,社区里的老人家灵机一动,决定手绘墙壁,并率先站了出来。年过七十的汪永德开始谋篇布局,将近百米长的墙壁划分成多个板块。

2019年1月11日,社区老年书画协会、社区绘画志愿者一起汇集在墙壁前,从文明倡导,写到诗词歌赋,从画中国花鸟图,又绘出中国节日插画。近3米高的墙面,李玉池、李德政两位老师各花了一天,才完成了各写一首草书诗词的“任务”。目睹他们创作过程的社区青年美术老师和孩子们,也主动参与进来。“那些插画就是他们的‘手笔’。” 汪永德笑着说。

在五四青年节相聚一起庆祝的‘老青年’

“那时刚好是广州的冬天,天冷,有时还下雨,但大家热情高涨。”一位参加了整个过程的长者说,经过十天的辛勤劳动创作,棠下街尚景社区文化长廊工程圆满完工,成了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那一次,汪永德还在文化长廊的结尾处,写下了一段“落成记”:“衷心感谢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和社区居民,感谢他们中的能工巧匠、文人墨客为社区文化长廊留下了珍贵的画作及墨宝。‘幸福尚景,和谐社区’。让我们把这块土地——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

在五四青年节相聚一起庆祝的‘老青年’

那一次经历,让每一个人都有了“主人翁”的感觉。他们发现,大家的一腔热血、一身才艺也能和自己所在的社区产生美好的交融,这里不仅是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是自己建设的地方。汪永德告诉记者,后来,“大家还主动承担起社区宣传栏和其他长廊的书画美化工作,像做报纸一样做属于社区的小报,刊登在宣传栏上,记录下每个人的故事,在其他长廊留下墨宝。”如今,也正是他们的努力下,这个社区“文化味”变得更加浓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