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扬琴 坐地传情,定情发声

由拙于2022-03-23整理

在中世纪以前,中东的亚述、波斯等国流行着一种桑图尔琴,它随着当时中国和西亚、东亚之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从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于广东一带,后来随着各地的交流,逐渐传播到中国各地。

而它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不断改造,这一种弦击乐器渐渐演化成为中国扬琴

四川扬琴 坐地传情,定情发声

清代徐珂著《清稗类钞》(洋琴条)说:“康熙时,又自海外输入之乐器,曰‘洋琴’。半于琴,而略阔。锐其上而宽其下,两端有铜钉,以铜丝为弦,张于上。用锤击之,锤形如箸。其音似筝,其形似扇,我国亦能造之矣。”

扬琴虽是舶来品,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国的传统音乐之中,成为了一种典型的中国乐器。并且还形成了广州扬琴东北扬琴江南丝竹扬琴四川扬琴四大流派

四川扬琴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四川扬琴

四川扬琴也被称为“四川琴书”,是四川汉族传统曲艺说唱艺术的代表曲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巴蜀地区,约有数百年历史。

按地域,可分为省调和州调:省调以成都为中心,州调则主要流传于除成都以外的其他地区,如泸州河、川北、川东等。

按河流分布,则有上河、中河、下河的划分。

而成都省调扬琴在新中国成立前又有南会和北会之分。南会扬琴主要流传于东华门一带,北会扬琴主要流传于童子街一带。1920年后,这一流派划分逐步淡化,合二为一。

此外,四川扬琴按专业与否又被称为“堂派”和“业余派”,“堂派”是指由慈惠堂瞽童教养所培养的四川扬琴专业艺人,“业余派”主要指“玩友”(爱好者)。

另外在四川扬琴中,还有唯一以艺人命名的流派——以李德才先生命名的“德派”。

四川扬琴 坐地传情,定情发声

之所以称为“四川琴书”,是因其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另有鼓板、怀鼓、三弦、京胡二胡等。并是以唱为主、说为辅,讲故事的传统曲艺艺术形式。

对于传统扬琴,多采取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体裁。除每一段的开头与结尾以及段落中间穿插少许唱词交代人物、情节或环境用第三人称以外,主要的唱段、说白都是角色的第一人称的语言,通过唱段与说白,将叙事、抒情、戏剧融为一体,有层次的表现戏剧情节。

四川扬琴 坐地传情,定情发声

而一提到四川扬琴,能立即想到的便是“五方人”了。“五方人”是五名演员(通常是五个演员同台,也有少数情况多于五人)心有灵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五种声音的交融;也是五个人情感的汇聚;更是五颗赤子心灵的碰撞。

五方人在四川扬琴中,不仅代表了五个演员,还代表了生、旦、净、末、丑五个角色。更代表了以扬琴为骨架,鼓板和怀鼓为眼睛,三弦为筋骨,胡琴、二胡为肌肤的五方乐器。简言之,四川扬琴的“五方人”指的是:五名演员分“生旦净末丑”五个角色,分别各持一件乐器伴奏的表演形式。而这样的“五方”更多的意义已然不止如此,它更像一种亲缘关系,将彼此视作“亲人”,在举手投足间“坐地传情”。

四川扬琴 坐地传情,定情发声

四川扬琴,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魅力不仅没有随时光流逝,反而在岁月长河中不断积淀深化,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