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管吹出万般情愫,将唢呐文化世代传承

由咖喱麦兜于2023-01-07整理

民族乐器里有一种相当“霸道”的乐器,相比琵琶的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唢呐是高亢激昂,一奏响巴不得人人都知道。唢呐从来不是阳春白雪的,有人说,唢呐从出生吹到入葬,从结亲吹到生子,吹尽了人的一生。

涡阳有一户王姓人家,从清朝光绪年间起,就世代以唢呐吹奏为生,被称为“王家唢呐”。2021年,王家唢呐被列入亳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独管吹出万般情愫,将唢呐文化世代传承

王家唢呐排练现场

王家唢呐吹响百年

今年50岁出头的王立彬,是亳州市级非遗王家唢呐的第四代传承人。据其介绍,王家唢呐主要分布在涡阳、河南永城、安徽砀山等地,尤其在涡阳县域内甚为广泛。王家唢呐的鼎盛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时,涡河两岸、豫皖交界,无不留下王家唢呐艺人辗转的足迹。

唢呐,涡阳称笛,又称响、喇叭。早在1889年,王家唢呐第一代创始人王化平幼年到河南永城、安徽砀山学艺,后回乡创建了“王家喇叭班”,以为农家办红白喜事谋持生计,养家糊口。

第二代传人王清海,青出于蓝,技巧超群,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推崇。

第三代传人王正先(艺名小粘),更是师出世家,身怀绝技,享誉涡河两岸。年轻时,他吹奏技艺娴熟上乘,在民间多次“靠箱”(俗称顶响)中,技压群雄,被誉为“王粘糊”。“粘糊”在皖北比作水平高、技艺高,意在夸赞唢呐演奏技艺炉火纯青,惟妙惟肖。“小粘”便是当地人给予他的美称,也是王正先艺名的由来。当年“小粘”红遍淮北、永城一带,热爱唢呐者纷纷向王家师学艺。

第四代传人以王立彬为代表,他的演奏技艺在家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使王家唢呐艺术又有了进一步提高。

第五代传人王向阳,是一名90后,现就职于北京民族乐团。他5岁跟随爷爷、父亲学习唢呐,201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石海彬教授。王向阳曾担任中国青年民族乐团唢呐声部首席,参演第三届、第四届中国管乐周系列音乐会,近年来,多次在国内外音乐大赛中斩获大奖。

独管吹出万般情愫,将唢呐文化世代传承

王立彬(中)正在传授技艺

唢呐文化世代传承

“唢呐这种吹打乐,适合民间的各类活动场合,如红白喜事、过节祭祖等。”王立彬说。古往今来,唢呐已和老百姓形成约定俗成的关系,和红白喜事融为一体,在耳濡目染中,已经深深地铭刻进了人们的脑海里。不用走近就知道主家办的是红事还是白事,而且还能听出办事的仪式进程,这也是其他乐器替代不了唢呐的原因。

“我们家族几代人都在吹奏,已经用坏了一百多把唢呐。这些唢呐都是功臣,陪伴着我成长,看着这些旧唢呐,我心里就很激动。”王立彬表示,他家的旧唢呐有好几箱子,都被他保存起来留作纪念。王立彬家里的柜子里,还保存有厚厚的曲谱,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王立彬从幼时起,就专注于唢呐吹奏的学习,虽然唢呐演奏技艺十分过硬,但他还是精益求精地苦练唢呐技能。“唢呐演奏就是我的专业,我每天不吹一会儿,心里就会感觉缺点什么。”王立彬表示,他每天都会抽空去旷阔的田地里练习吹奏唢呐。每当要出门演出或者排练唢呐演奏时,王立彬都会对着镜子照一照,他不能容忍自己在表演时有一丝一毫不协调、不专业的形象留给观众。

独管吹出万般情愫,将唢呐文化世代传承

王立彬一直珍藏着以前用过的唢呐

同时,用鼻子吹奏唢呐也是王立彬的绝活之一,只要一有演出,他就会表演这项技艺。

王立彬说:“唢呐气质独特,情感热烈,一吹就得是一辈子的热爱,这样才能将唢呐融进自己的血液中。”

独管吹出万般情愫

据王立彬介绍,王家唢呐继承民间管乐艺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以发音嘹亮,活跃明快,圆润悦耳著称。吹奏时,有“揉、顶、借、代、单吐、双吐、飞指、花舌”等演奏技巧;模拟的各种戏曲唱腔逼真,委婉动听,入脑入耳,惟妙惟肖;常演奏的民间曲牌有《大开门》《四大锣》《唢呐皮》《娃娃》等;常用鼓牌子有《凤凰三点头》《四击头》《冲头》《水底鱼》等。

百年来,王家唢呐在不断的发展中,挖掘整理了许多古曲牌,如《凡字调》《五子开门》《大桃红》《打棒槌》《六君子》《孟姜女》等。同时,王家唢呐还创作了很多新的作品,如《城外芍花》《苍莽》《庆胜利》《庆丰收》《万年红》《喜洋洋》等。

王家唢呐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由于唢呐源于民间小调和民间曲牌,对现代民俗歌曲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时下,王立彬和他的王家唢呐艺术团,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原则,创作并演奏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曲目,充满了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在以演奏唢呐为主的基础上,同时演出戏曲、小品、相声、魔术、歌舞等剧目,使流动舞台繁花似锦、高潮迭出,很好地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在各地演出时,均受到一致好评。

独管吹出万般情愫,将唢呐文化世代传承

王立彬展示唢呐吹奏技艺

唢呐声声,既能吹出苍凉的歌,也能吹出热烈的诗。王家唢呐这门古老技艺,在一代代继承和创新中,拓展了新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非遗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