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

由阿蘅于2022-06-28整理

“我团二胡演奏家段超,在与地方民族乐团共建期间,也学习到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乐器。请她用新疆维吾尔族乐器艾介克,为大家演奏一个片段。”

“近年来,乐团还推出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下面,请该剧目中的演员阿尔帕提演奏一段剧目中的音乐。”

“再请乐团琵琶演奏家孟霄,用唐传五弦琵琶来展示少数民族的音乐传承保护。乐曲来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代古谱《品弄》,请大家欣赏。”

屏幕一边,全国政协委员席强正坐在北京中央民族乐团的排练厅里,身旁则是一位位演奏民族乐曲的艺术家。

屏幕另一边,美妙动人的旋律在会场内响起,让与会人士沉浸其中……

这一幕发生在6月24日全国政协召开的“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上。

“加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

为生动直观展示中央民族乐团对少数民族音乐继承保护的成果,中央民族乐团原团长席强特意邀请了3位艺术家,为与会者现场演奏民族乐曲。

“通过新形式加工移植改编,赋予少数民族音乐以时代精神,成为中央民族乐团对少数民族音乐继承保护的重要方法。”

席强委员别具一格的发言获得了与会人士点赞:“这是把远程会议形式利用最充分的一次,也是最受欢迎的发言。”

发言确实受欢迎,每一曲演奏完毕,会场就会响起一阵掌声。3次掌声,既有与会者对艺术家技艺的赞赏,更有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承载的文化价值的欣赏。

据席强委员介绍,中央民族乐团先后在新疆、西藏、贵州、四川、甘肃等地开展文化帮扶。“通过文化帮扶活动,我们不仅将优秀传统文化带给少数民族地区,同时,我们的演奏家也学习到了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

会场里的第4次掌声发生在茸芭莘那委员的连线发言中。这位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一级演员讲述了她的一段亲身经历——

4年前,茸芭莘那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发起“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并在云南省启动。

“目前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已呈濒危状态,亟待抢救。”

“我们现在不求做全做大,但求能做多少做多少,能留一个是一个。”

讲述中,茸芭莘那几度声音哽咽,眼眶湿润。当她的发言结束后,会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中有感动、有鼓励,更有期待……

“茸芭莘那委员的发言,我们很受感动。”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当即表示,会后,财政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将与茸芭莘那委员专门沟通相关情况。

一场远程协商会,三段动人旋律,一个感人故事,四次深情掌声,正是:“曲曲动人心,句句见真情。会议虽有期,掌声绕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