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思南赏艺会:国乐中的东方美学与东方智慧

由凉凉月色于2022-11-21整理

11月18日,第五届“思南赏艺会”回归。本届活动主题为“乐·活——国乐中的东方美学与东方智慧”,由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上海民族乐团与思南公馆共同承办。

第五届思南赏艺会:国乐中的东方美学与东方智慧

2022“思南赏艺会”以上海民族乐团中青年民乐名家为主要演出班底,携手复旦大学、上海博物馆相关学者、专家,融合国学、诗词、文博、书法、绘画、戏曲、插花等艺术门类的跨界演出。

首场活动《中国式诗意人生》由在b站上颇受欢迎的中国古典文学宣讲人、被誉为“最有魏晋之风”的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担任导赏,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担纲主持,带领观众徜徉中国古诗词与文学经典。古琴演奏家龚幽兰携手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李胜男、王楚卿、蒋元卿、赵韵梦、刘宣邑,一起在国乐经典中发现和感悟中国人的诗意生活哲学。

11月25日上演的《守正创新——琴乐之思辨》,81岁的古琴大师龚一将带领观众在悠远的琴声中,从琴乐之道与古代人文思想、古代音乐美学、古琴的艺术鉴赏出发,思考古琴如何在当今守正创新。

11月30日的《国乐颂雅—— 宋人审美与当代文人生活》将邀请作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胡建君与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赵韵梦、刘宣邑、刘嘉联袂演绎,通过宋代名曲,结合热播剧《梦华录》片段,从宋代的闻香、点茶、挂画、插花开篇,兼及文人笺纸、文人雅玩、文人雅集等方面,展开传统文人日常生活与审美的画卷。

12月6日的《琵琶花语 君子格调》将邀请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海派插花非遗传承人魏语萱、上海民族乐团琵琶声部首席俞冰领衔琵琶声部演奏家沈岑麟、刘雪娴、朱天津、李胜男、刘嘉,从古代诗、书、画、乐中找寻文人的精神与风骨,融合琵琶音乐、中国古画与插花艺术、器物美学,呈现新的东方“空间美学”,传达美的生活理念。

12月14日的《盛世大唐的音乐人文》将由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邵琦、上海民族乐团声部首席赵臻、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与乐团演奏家刘雪娴、潘俊宇、王阳、王世杰、胡嘉倩,带观众感受盛世大唐的文化。

12月15日《清代楹联书法漫谈》将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刘一闻,昆曲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沈昳丽,上海民族乐团笛子声部首席金锴与乐团演奏家陆莎莎、徐靖婷共解楹联。本次导赏将以清代楹联书法、昆曲与吹管乐——笛、箫、笙融合跨界,让观众在书、乐、曲中交融感受古代文人的古、朴、雅、逸之风。

12月20日上演的《弦里弦外 金木水火土》将邀请画家、原上海理工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钱为群携手上海民族乐团阮声部首席刘波与上海民族乐团“时尚品弦”阮重奏组的演奏家沙漠、韩雪、李霖、李晨晓、王楚卿,与观众分享中华智慧的悠远与奥妙。

12月30日上演的《弦音青花》是本届“思南赏艺会”的收官之作,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克伦,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马晓辉领衔乐团演奏家王音睿、江珊、王晓犇共同呈现。本次导赏还将特别用瓷器二胡演奏名曲,带领观众体会瓷器弦音中的东方之美。

今年,思南赏艺会已跨入第五个年头,始终秉持“民乐+”的概念,多维度展现民乐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的联动与融合。在官方发布的抢票平台,能“秒杀”到一张思南赏艺会入场券,已成乐迷津津乐道的幸事。

本届思南赏艺会坚持对公众免费开放,观众们可以通过“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思南公馆”微信订阅号、“上海民族乐团”微信公众号发送的报名文章预约活动。同时,每场活动也将通过“上海黄浦”官方微信网络直播免费向公众播放。

在演艺大世界,像思南公馆这样突破自身空间限制、因地制宜打造出特色活动品牌的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不在少数。在思南赏艺会举办的同时,上海大世界推出“大世界演艺夜市”,上演环境式驻场演出、城市音乐会等多样化演艺娱乐形式。复兴·雅尝试昆曲、钢琴、相声等演艺形式的公益演出,计划打造新的演艺空间。“演艺新空间”正持续为演艺大世界拓展更多艺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