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节奏鲜明、扬琴清脆悦耳、二胡柔美抒情……5月29日上午,萧山区楼塔镇首届“慈孝堂”民族器乐大赛决赛举行。经过多轮角逐、层层选拔闯入决赛的20名选手,吹、拉、弹、打各显其能,上演了一场高质量的乐器演出,令现场评委与观众大饱耳福。
赛事从3月初报名,经历了海选、初赛、决赛三个阶段,共有报名参赛选手139人次,演奏的乐器涵盖二胡、琵琶、古筝、扬琴、笛子、京胡、打击乐等民族乐器,粗十番、细十番曲目成为“明星”之选。年龄最大的选手85周岁,年龄最小的7周岁,青少年选手参赛比例占48.6%,70岁以上老年选手51人,占36.7%,老中青幼同台竞技,彰显了楼塔镇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
“本届赛事是一次尝试,是对楼塔民族器乐人才的一次摸底和普查,也是对楼塔民族器乐水平的一次检阅。”楼塔细十番协会会长楼刚表示。
出于关心楼塔传统文化事业发展,杭州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中平资助了本次赛事,并以公司名予以冠名。
“我从未在一个镇的民族器乐大赛上当过评委,也从未见过有一个镇有这么多选手参加民族器乐的比赛。”颁奖晚会上,萧山资深的群文工作者、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德艺双馨曲艺家、全国专业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得主、全国群文最高奖“群星奖”金奖获得者翁仁康表示。
作为省级民间文化之乡,楼塔镇近年来积极加强非遗“楼塔细十番”等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蓬勃开展“非遗进校园”,与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结对联姻等活动,培养了不少热爱传统民俗文化的人才。
“楼塔是一座千年古镇、文化强镇,千年的建镇历史、独特的地理区位孕育了璀璨的民间文化。一个规模不大的乡镇,能举办这样一场乐器种类覆盖广、选手年龄跨度大、表演艺术水准高的民族器乐大赛,充分彰显了楼塔人对文化艺术的热爱、楼塔文化事业的欣欣向荣。”楼塔镇党委书记袁勇刚表示。
文化事业周期长、见效慢,特别考验战略定力和匠心耐心。目前,楼塔镇正在努力兴盛文化产业、创建文化名镇,奋力实现从文化强镇到文化名镇的大步跨越。大赛结束后,楼塔镇将进一步提升楼塔文化艺术氛围、加快文艺人才培养,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新生力量培养,以文化之力撬动产业振兴,助推共富先行。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
楼塔镇首届“慈孝堂”民族器乐大赛,老中青幼同台竞技
古筝节奏鲜明、扬琴清脆悦耳、二胡柔美抒情……5月29日上午,萧山区楼塔镇首届“慈孝堂”民族器乐大赛决赛举行。经过多轮角逐、层层选拔闯入决赛的20名选手,吹、拉、弹、打各显其能,上演了一场高质量的乐器演出,令现场评委与观众大饱耳福。
赛事从3月初报名,经历了海选、初赛、决赛三个阶段,共有报名参赛选手139人次,演奏的乐器涵盖二胡、琵琶、古筝、扬琴、笛子、京胡、打击乐等民族乐器,粗十番、细十番曲目成为“明星”之选。年龄最大的选手85周岁,年龄最小的7周岁,青少年选手参赛比例占48.6%,70岁以上老年选手51人,占36.7%,老中青幼同台竞技,彰显了楼塔镇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
“本届赛事是一次尝试,是对楼塔民族器乐人才的一次摸底和普查,也是对楼塔民族器乐水平的一次检阅。”楼塔细十番协会会长楼刚表示。
出于关心楼塔传统文化事业发展,杭州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中平资助了本次赛事,并以公司名予以冠名。
“我从未在一个镇的民族器乐大赛上当过评委,也从未见过有一个镇有这么多选手参加民族器乐的比赛。”颁奖晚会上,萧山资深的群文工作者、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德艺双馨曲艺家、全国专业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得主、全国群文最高奖“群星奖”金奖获得者翁仁康表示。
作为省级民间文化之乡,楼塔镇近年来积极加强非遗“楼塔细十番”等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蓬勃开展“非遗进校园”,与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结对联姻等活动,培养了不少热爱传统民俗文化的人才。
“楼塔是一座千年古镇、文化强镇,千年的建镇历史、独特的地理区位孕育了璀璨的民间文化。一个规模不大的乡镇,能举办这样一场乐器种类覆盖广、选手年龄跨度大、表演艺术水准高的民族器乐大赛,充分彰显了楼塔人对文化艺术的热爱、楼塔文化事业的欣欣向荣。”楼塔镇党委书记袁勇刚表示。
文化事业周期长、见效慢,特别考验战略定力和匠心耐心。目前,楼塔镇正在努力兴盛文化产业、创建文化名镇,奋力实现从文化强镇到文化名镇的大步跨越。大赛结束后,楼塔镇将进一步提升楼塔文化艺术氛围、加快文艺人才培养,凝聚社会力量,推动新生力量培养,以文化之力撬动产业振兴,助推共富先行。
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