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音乐季》第四场音乐会

由离去之原于2022-06-06整理

用音乐温暖每次相遇

周周云赏乐,今晚听国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中央民族乐团策划推出《云上音乐季》的第四场音乐会,聆听丝竹管弦的美妙之音,品位经典国乐的悠长韵味。

《云上音乐季》第四场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中,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带来《十面埋伏》《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体现中国传统民乐之美的传世作品,中央民族乐团演奏了《瑶族舞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等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经典作品。

中国管弦乐《节日序曲》

一首施万春创作的中国管弦乐《节日序曲》,拉开了本场音乐会的序幕。这部作品创作于 1960 年,完稿于 1976 年,以中国民间唢呐曲牌《淘金令》为素材,用西方奏鸣曲式写成。

乐曲表现了普天同庆万民欢腾的节日气氛。而乐曲中由弦乐奏出的抒情而宽广的副题,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抒情感受。

《云上音乐季》第四场音乐会

" 我(入学)第一年学的就是唢呐,《淘金令》是我吹的第一个曲子,特别欢快。"

——作曲家 施万春

二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如泣如诉的旋律,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位听者的心弦。

《云上音乐季》第四场音乐会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梁山伯与祝英台》

本场音乐会上演的,是由作曲家、指挥家张大森改编的二胡协奏曲。与小提琴和交响乐团相比,二胡与民族乐团相配,更凸显了浓郁的中国传统韵味。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作曲家陈钢、何占豪创作的经典小提琴协奏曲。作品题材取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把梁山伯与祝英台 " 草桥结 "" 英台抗婚 "" 化蝶 " 的故事,用音符呈现在眼前。

《云上音乐季》第四场音乐会

"

"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音乐传统和音乐才能的民族,这首曲子并非一个或几个作者写的,它是我们浙江的农民原创的!因为里面很大部分运用了越剧的表演因素。越剧是哪里来的?是袁雪芬、范瑞娟等等一大批表演艺术家,以及一大批琴师联合创造的,他们都是农民的儿女,所以我说《梁祝》原始的创作者是农民。"

——作曲家 何占豪

"

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是作曲家刘铁山、茅沅创作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经典民族管弦乐曲。作品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和生活面貌。

《云上音乐季》第四场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演奏的,是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改编的民族管弦乐版本,浓郁的民族风情,或明朗直爽,或热情洋溢,丰富的变奏幻化出灵动而澎湃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