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东布拉的起源及构造

由茯苓于2022-02-10整理

乐队东布拉是从阿肯东布拉演变而来,下面为大家介绍。

以前的阿肯东布拉,由于材料选择和工艺技术所限,乐器的音量、音色和性能等各方面,只适于牧民自娱性独奏或弹唱伴奏。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 民族音乐的不断发展和更好地表现沸腾的新生活,从1955年起,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工团乐器制作室的音乐工作者们,对阿肯东布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他们借鉴国内外制琴经验,从舞台演出的实际需要出发,经过七年的研究实践,终于制成了一套系列的东布拉乐器——乐队东布拉。

它包括有最高音、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等五种乐器。这套乐队东布拉的结构一致,但尺寸大小和定弦高低却很不同。

琴体不再使用一块质软木料制作,琴杆采用杏木或桑木制成,共鸣箱 背板使用 核桃木制作,并采用七或九块中间宽、两端窄的木板,经烤弯、拼粘而成为瓢形,也可用杏木、桑木板拼粘后,表面贴以核桃木薄片。

面板选用纹理顺直,宽度、颜色一致的 白松 薄板拼合而成。

共鸣箱较以前的薄而大,面板上的音孔也由几个小孔改成一个较大的圆孔,改传统的 丝弦缠品为塑料 音品或铜制音品,并增加了品位,扩大了音域,不仅使 音位固定、准确,而且琴杆背面光滑、方便了左手上下换把移动按弦。高音的东布拉还改丝弦为钢丝弦,也是提高音量、音色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