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直播,夏晚晴现在可能仍在“赶场子”,去全国各地的民间舞台弹古筝是她唯一的生计。2012年刚毕业时演一场赚两百,四年后涨到了五百,可即便那样,她也只是勉强温饱——演出方不报销食宿,而她也不是每天都能接到演出。
与很多家境富裕的音乐生相比,夏晚晴从来不是幸运的那个。自她有记忆起,贫困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她因此失去了很多可能,直到今天,她仍然无法预设另外一条路:凭她的热爱与天赋,假如家里条件宽裕,她到底能获得怎样的成就?
幸好一切不算太晚。在找到另一个舞台后,她终于不用再风餐露宿,也不用再忍受冷眼与孤独。这个河南山村女孩的故事,不是一夜成名的童话,只是一段平凡的人生。
“你不知道从小学到大的孩子有多厉害”
夏晚晴发现自己喜欢音乐是在念幼儿园的时候。学校里有一台脚踏琴,她觉得它很神奇。“为什么按了键盘就能发出声音呢?”回家和母亲去田里割草,她就在地上画琴键。
夏晚晴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全家以务农为生。被脚踏琴启蒙后,六岁生日她想要一台有三组琴键的电子琴。那台琴要两百块钱,在九十年代,相当于全家人半年的生活费。父母起先不同意,她嚎啕大哭,犟了一个中午也不下来吃饭,到下午四点,母亲终于服了软。很多年后,夏晚晴才知道当时家里有多窘迫,父亲办砖窑厂失败,外头欠了十多万的债。
就这样,夏晚晴开始了她的“音乐生涯”。幼儿园老师那里有一本乐谱书,她便跑去“上课”。神奇的是,很多旋律她只要听一遍就能将乐谱唱出来。她也喜欢唱歌,村里人端着饭碗聚在村口时,她经常蹦到大石头上给自己报幕:“下面有请夏晚晴为大家带来民歌独唱《一条大河》。”当时有个去村里收香菇的福建老板听到她唱歌,建议她去参加儿童音乐比赛,她一听,兴奋极了,可得知光报名费就要一万多时,她又不得不偃旗息鼓了。那时村里连万元户都没有。
不过从那时起,舞台的梦想就埋在了夏晚晴心里。她决定走音乐这条道路,用在外打工的舅舅送的一台五组琴键电子琴,她自学了简易版的《土耳其进行曲》并凭此考上了县城高中的音乐班。音乐班可以专攻钢琴或古筝,由于钢琴太贵,夏晚晴选择了古筝。
没有童子功,又想尽快赶上其它同学,夏晚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文化课,其余时间都用来练琴。起初半年,手指磨出血泡、脱落、又磨出血泡,最后到了掐手指都没有知觉的地步。然而即便如此,她仍然没能进入理想的音乐学府。高三时,托村里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叔叔,夏晚晴辗转找到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个音乐教授上课。听了琴声,教授直摇头:“你不知道从小学到大的孩子有多厉害。”
回到河南,她找了一位当地大学音乐系的古筝老师,用父亲借来的9000块钱上了三十节课,最后又靠助学贷款念了这所大学。那四年,除了在学校上课,夏晚晴就是在外面打工,她省吃俭用,可一直到大学毕业,她仍然没能填上之前学琴留下的窟窿。(她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每天进山收香菇,从凌晨三点一直忙到晚上十二点,家里仍然这么穷。)
“赶紧睡,明早八点还要赶场呢!”
大学毕业后,夏晚晴成了一名民间古筝演员,开始了五年多颠沛流离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每次移动都像“逃亡”。
她去过数不清的民间舞台,最北到过呼和浩特,最南去过海口。她没有固定住所,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塞在一个28寸的行李箱里。为了方便搬古筝,她常拖一辆带轮的小推车,车子咕噜咕噜响,每到一处都能引来围观的目光。每次上楼梯,她都只能一级一级地搬这两件庞然大物,遇上下雨下雪,她都腾不出手打伞。“这时总会想谁能帮我拿一下东西我感激他一辈子。”
那时演一天只赚两百块,为了省钱,她住在三五十块一晚的简陋旅馆,房间里除了床、桌子和隔壁的噪音,什么都没有。她也不舍得坐出租车,每次提着八十斤的行李做公交车,大家都会以奇怪的眼神打量她,有时她卡在地铁安检口过不去,好多人还会嫌她慢。“这种生活毫无安全感,早上起床她常感到恍惚:我是谁?我在哪儿?
她渴望稳定的舞台,也渴望有家人的陪伴。工作后第一个春节,她留在了杭州。母亲让她回去,她说平时没演出,春节不仅有加场还能拿翻倍的酬劳,就留在外面赚钱吧。父亲在电话里哽咽了,从小到大,她都没见过那样柔软的父亲。
那几年,夏晚晴几乎没有朋友。每天一个人吃饭、坐车、演出、谢幕,实在熬不住了,就坐在路边哭一场,然后继续赶路。
熬了四五年,她终于有了能演一个月的邀约。那次她赚了一万块,拿到报酬,她将钞票一张一张铺在小旅馆的床上拍给母亲看。一直到凌晨两三点,她还激动得睡不着,最后母亲不得不催促道:“赶紧睡,明早八点还要赶场呢!”
其实,夏晚晴琴弹的也算不错,她去参加过《星光大道》的海选,从三千人中突围站上过最终的舞台,可这样的露面也没能改变她的窘迫。
“终于翻身了!”
几年前,直播热了起来,夏晚晴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播了。“观众真的欣赏我的才艺,第一天我就觉得找对了地方。”11月28日,夏晚晴正式开播。从早到晚,她每天十二个小时为粉丝唱歌、弹古筝,她怕停下来直播间人数会下降,所以哪怕手酸得抬不起来了,她也不惜力。多年的舞台经验为她积累了六百多首的歌单,抖音里粉丝常点的《铁血丹心》《沧海一声笑》《上海滩》更是手到擒来。
然而就在她以为生活要好起来时,一直疼爱她的爷爷被查出了胃癌晚期。她赶回老家照顾爷爷,停播了一段时间,可家里哪里付得起每天2000元的医药费呢?她只能复播。“我没和直播间的人说什么,我就想着能赚一点是一点,让爷爷再多活几天。”
那年除夕,父母在医院陪爷爷,她独自在家直播赚钱。正月十七,父亲将爷爷带回了家。当晚,爷爷就走了。后来回想起来,夏晚晴总感到矛盾,爷爷最后的日子,她没有陪在身边,可另一方面,靠直播赚到的那六万多医药费又确实解了全家的燃眉之急。“至少没有因为没钱而放弃。”
这件事让夏晚晴对直播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我很感谢这些粉丝,他们让我起码不用一年到头奔波,可以租一个房子,还有更多精力去做喜欢的事。”这两年,靠直播夏晚晴终于还完了家里所有的债务。
“天啊,那种感觉就是终于翻身了,虽然还买不起房。”现在夏晚晴在杭州郊区花五千块钱租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两间卧室留给父母和自己,另一间用来直播。过完年,她将父母从老家接了出来。他们都六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还没享过福。“我希望自己能更努力一点,他们能少辛苦一点。”
在夏晚晴心里,还有一个未完的舞台梦。去全国各地赶场时,她就总想,要是有一天站在台上纯粹是为了表达艺术感受而不是为了生存,要是观众纯粹是因为喜欢她而来看演出,那该多好。“抖音算是圆了一点梦想,很多观众说我弹琴好听,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被认可了,真的很开心。而且很多人认识你之后,会特地每天来看你,终于觉得自己被重视了。”
夏晚晴的直播间里,每天都会有新的古筝爱好者加入,也有不少家长会带着初学古筝的孩子来听演奏。“因为我弹的大多是容易上手的流行曲,所以大家都听得懂吧。”粉丝在直播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听你弹琴很静心,所有的烦恼都可以烟消云散”,每次听观众这么说,夏晚晴都感到安慰:“感觉自己的存在很有价值。”
忙碌了这么多年,她现在终于能松弛下来。她每天早睡早起,上午播两个小时,中午吃母亲做的饭,下午学画画、练书法,如果晚上精神好,她就加播一场,如果不想播,她就和母亲去打羽毛球、跳广场舞。等疫情稍好些,她还打算重拾专业演奏,去考音乐学院的旁听生或者找教授上私教课。
童年落下的功底已经没办法弥补了,但她仍然想补偿那个没有选择的二十多岁的自己——幸好,一切确实都还不晚。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
万人围观的河南古筝女孩夏晚晴
假如没有直播,夏晚晴现在可能仍在“赶场子”,去全国各地的民间舞台弹古筝是她唯一的生计。2012年刚毕业时演一场赚两百,四年后涨到了五百,可即便那样,她也只是勉强温饱——演出方不报销食宿,而她也不是每天都能接到演出。
与很多家境富裕的音乐生相比,夏晚晴从来不是幸运的那个。自她有记忆起,贫困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她因此失去了很多可能,直到今天,她仍然无法预设另外一条路:凭她的热爱与天赋,假如家里条件宽裕,她到底能获得怎样的成就?
幸好一切不算太晚。在找到另一个舞台后,她终于不用再风餐露宿,也不用再忍受冷眼与孤独。这个河南山村女孩的故事,不是一夜成名的童话,只是一段平凡的人生。
“你不知道从小学到大的孩子有多厉害”
夏晚晴发现自己喜欢音乐是在念幼儿园的时候。学校里有一台脚踏琴,她觉得它很神奇。“为什么按了键盘就能发出声音呢?”回家和母亲去田里割草,她就在地上画琴键。
夏晚晴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全家以务农为生。被脚踏琴启蒙后,六岁生日她想要一台有三组琴键的电子琴。那台琴要两百块钱,在九十年代,相当于全家人半年的生活费。父母起先不同意,她嚎啕大哭,犟了一个中午也不下来吃饭,到下午四点,母亲终于服了软。很多年后,夏晚晴才知道当时家里有多窘迫,父亲办砖窑厂失败,外头欠了十多万的债。
就这样,夏晚晴开始了她的“音乐生涯”。幼儿园老师那里有一本乐谱书,她便跑去“上课”。神奇的是,很多旋律她只要听一遍就能将乐谱唱出来。她也喜欢唱歌,村里人端着饭碗聚在村口时,她经常蹦到大石头上给自己报幕:“下面有请夏晚晴为大家带来民歌独唱《一条大河》。”当时有个去村里收香菇的福建老板听到她唱歌,建议她去参加儿童音乐比赛,她一听,兴奋极了,可得知光报名费就要一万多时,她又不得不偃旗息鼓了。那时村里连万元户都没有。
不过从那时起,舞台的梦想就埋在了夏晚晴心里。她决定走音乐这条道路,用在外打工的舅舅送的一台五组琴键电子琴,她自学了简易版的《土耳其进行曲》并凭此考上了县城高中的音乐班。音乐班可以专攻钢琴或古筝,由于钢琴太贵,夏晚晴选择了古筝。
没有童子功,又想尽快赶上其它同学,夏晚晴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文化课,其余时间都用来练琴。起初半年,手指磨出血泡、脱落、又磨出血泡,最后到了掐手指都没有知觉的地步。然而即便如此,她仍然没能进入理想的音乐学府。高三时,托村里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叔叔,夏晚晴辗转找到中央民族大学的一个音乐教授上课。听了琴声,教授直摇头:“你不知道从小学到大的孩子有多厉害。”
回到河南,她找了一位当地大学音乐系的古筝老师,用父亲借来的9000块钱上了三十节课,最后又靠助学贷款念了这所大学。那四年,除了在学校上课,夏晚晴就是在外面打工,她省吃俭用,可一直到大学毕业,她仍然没能填上之前学琴留下的窟窿。(她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每天进山收香菇,从凌晨三点一直忙到晚上十二点,家里仍然这么穷。)
“赶紧睡,明早八点还要赶场呢!”
大学毕业后,夏晚晴成了一名民间古筝演员,开始了五年多颠沛流离的生活,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每次移动都像“逃亡”。
她去过数不清的民间舞台,最北到过呼和浩特,最南去过海口。她没有固定住所,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塞在一个28寸的行李箱里。为了方便搬古筝,她常拖一辆带轮的小推车,车子咕噜咕噜响,每到一处都能引来围观的目光。每次上楼梯,她都只能一级一级地搬这两件庞然大物,遇上下雨下雪,她都腾不出手打伞。“这时总会想谁能帮我拿一下东西我感激他一辈子。”
那时演一天只赚两百块,为了省钱,她住在三五十块一晚的简陋旅馆,房间里除了床、桌子和隔壁的噪音,什么都没有。她也不舍得坐出租车,每次提着八十斤的行李做公交车,大家都会以奇怪的眼神打量她,有时她卡在地铁安检口过不去,好多人还会嫌她慢。“这种生活毫无安全感,早上起床她常感到恍惚:我是谁?我在哪儿?
她渴望稳定的舞台,也渴望有家人的陪伴。工作后第一个春节,她留在了杭州。母亲让她回去,她说平时没演出,春节不仅有加场还能拿翻倍的酬劳,就留在外面赚钱吧。父亲在电话里哽咽了,从小到大,她都没见过那样柔软的父亲。
那几年,夏晚晴几乎没有朋友。每天一个人吃饭、坐车、演出、谢幕,实在熬不住了,就坐在路边哭一场,然后继续赶路。
熬了四五年,她终于有了能演一个月的邀约。那次她赚了一万块,拿到报酬,她将钞票一张一张铺在小旅馆的床上拍给母亲看。一直到凌晨两三点,她还激动得睡不着,最后母亲不得不催促道:“赶紧睡,明早八点还要赶场呢!”
其实,夏晚晴琴弹的也算不错,她去参加过《星光大道》的海选,从三千人中突围站上过最终的舞台,可这样的露面也没能改变她的窘迫。
“终于翻身了!”
几年前,直播热了起来,夏晚晴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播了。“观众真的欣赏我的才艺,第一天我就觉得找对了地方。”11月28日,夏晚晴正式开播。从早到晚,她每天十二个小时为粉丝唱歌、弹古筝,她怕停下来直播间人数会下降,所以哪怕手酸得抬不起来了,她也不惜力。多年的舞台经验为她积累了六百多首的歌单,抖音里粉丝常点的《铁血丹心》《沧海一声笑》《上海滩》更是手到擒来。
然而就在她以为生活要好起来时,一直疼爱她的爷爷被查出了胃癌晚期。她赶回老家照顾爷爷,停播了一段时间,可家里哪里付得起每天2000元的医药费呢?她只能复播。“我没和直播间的人说什么,我就想着能赚一点是一点,让爷爷再多活几天。”
那年除夕,父母在医院陪爷爷,她独自在家直播赚钱。正月十七,父亲将爷爷带回了家。当晚,爷爷就走了。后来回想起来,夏晚晴总感到矛盾,爷爷最后的日子,她没有陪在身边,可另一方面,靠直播赚到的那六万多医药费又确实解了全家的燃眉之急。“至少没有因为没钱而放弃。”
这件事让夏晚晴对直播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我很感谢这些粉丝,他们让我起码不用一年到头奔波,可以租一个房子,还有更多精力去做喜欢的事。”这两年,靠直播夏晚晴终于还完了家里所有的债务。
“天啊,那种感觉就是终于翻身了,虽然还买不起房。”现在夏晚晴在杭州郊区花五千块钱租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两间卧室留给父母和自己,另一间用来直播。过完年,她将父母从老家接了出来。他们都六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还没享过福。“我希望自己能更努力一点,他们能少辛苦一点。”
在夏晚晴心里,还有一个未完的舞台梦。去全国各地赶场时,她就总想,要是有一天站在台上纯粹是为了表达艺术感受而不是为了生存,要是观众纯粹是因为喜欢她而来看演出,那该多好。“抖音算是圆了一点梦想,很多观众说我弹琴好听,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被认可了,真的很开心。而且很多人认识你之后,会特地每天来看你,终于觉得自己被重视了。”
夏晚晴的直播间里,每天都会有新的古筝爱好者加入,也有不少家长会带着初学古筝的孩子来听演奏。“因为我弹的大多是容易上手的流行曲,所以大家都听得懂吧。”粉丝在直播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听你弹琴很静心,所有的烦恼都可以烟消云散”,每次听观众这么说,夏晚晴都感到安慰:“感觉自己的存在很有价值。”
忙碌了这么多年,她现在终于能松弛下来。她每天早睡早起,上午播两个小时,中午吃母亲做的饭,下午学画画、练书法,如果晚上精神好,她就加播一场,如果不想播,她就和母亲去打羽毛球、跳广场舞。等疫情稍好些,她还打算重拾专业演奏,去考音乐学院的旁听生或者找教授上私教课。
童年落下的功底已经没办法弥补了,但她仍然想补偿那个没有选择的二十多岁的自己——幸好,一切确实都还不晚。
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涉及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