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了千年的“交响乐”

由向日葵于2022-03-15整理

阳春三月,又一国家级盛会将绽放郑州。202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将于3月21日至24日在郑州市举办。

在郑州市共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爱好,带给人们愉悦的精神享受。在郑州新密洧水河畔有一座超化古寺,至今仍保留着拥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上古遗风“超化吹歌”。

古代“交响乐”,神奇!

作为郑州六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超化吹歌”是其中唯一一项音乐演奏技艺。

超化吹歌以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笙、笛、箫,再加上打击乐韵鼓、大铙、手钗、、编钟、云锣等,是我国重要的古代交响器乐演奏形式。

传承了千年的“交响乐”

传承了千年的“交响乐”

引人瞩目的是,吹歌队里有支保留了300余年的铜管,其音质优美,清脆洪亮,在同类乐器中实属罕见。管子上粗下细,苇哨发音。别看是一根简单的铜管,演奏时口腔吹气用力大小不同,产生的音高就有很明显的差别。铜管周身滑熟可喜,音孔被手指磨出凹陷的印痕记录着每一代传人的故事。

文化传播桥,点赞!

千年鼓吹之遗音,在中原大地上代代坚守传承,至今仍回荡在黄河岸边。超化吹歌让千年后的人们品味到富有本土特色的神奇文化,再现古代宫廷音乐的绝妙韵律。

传承了千年的“交响乐”

传承了千年的“交响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别具一格的乐器、独一无二的曲谱记录方式……这些独特的元素让中国古代鼓吹乐的风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极其难得的珍宝。

2013年9月2日,有中国音乐古化石之称的新密“超化吹歌”出现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的国际军乐节上,本届莫斯科军乐节历时8天,一天内有不同国家的文艺表演,而“超化吹歌”破例天天演出。

传承古韵律,可期!

古代贵族“六艺”中,“乐”位居第二,可见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也在《琵琶行》中表达过听不到音乐的无奈与不满。

传承了千年的“交响乐”

守护千年古韵律,让曾经的古代交响乐再放异彩,把凝聚了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智慧传承下去,“超化吹歌”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