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管乐演奏中,吐音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技巧,葫芦丝、巴乌演奏也毫不例外地要借用吐音演奏技法、技巧来表现音乐。
“竖着吹”的葫芦丝与“横着吹”的巴乌在许多地方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说“会吹葫芦丝就会吹巴乌”。其实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二者最关键、最明显的不同是吹奏气息入口处的位置和结构,从而导致吹奏口型和吐音方法不一样。
1、结构位置不一样
二者气息入口结构不同,葫芦丝“突起”,由此得名“吹嘴”,巴乌“不突起”,由此得名“吹口”。二者气息入口位置不同,葫芦丝吹嘴位置在顶端,决定了葫芦丝必须竖着吹,巴乌吹口位于左端,决定了巴乌必须横着吹。
2、吹奏口型不一样
由于葫芦丝“吹嘴”和巴乌“吹口”结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吹奏口型亦有很大区别,因而在傣族民间才有“噘嘴吹葫芦,咧嘴吹巴乌”的说法。二者的标准吹奏口型是:
葫芦丝:吹奏口型类似汉字“屋(噘嘴)”的发音口型。
巴乌:吹奏口型类似汉字“七(咧嘴)”的发音口型。
3、吐气方法不一样
二者正确的吐音吐气方法分别是:
葫芦丝:“T”表示汉语拼音平声“tu”;“K”表示汉语拼音平声“ku”。
巴乌:“T”表示汉语拼音平声“te”;“K”表示汉语拼音平声“ke”。
仔细品味后可以体会到:“噘着嘴”很难准确发出“te”和“ke”,同理“咧着嘴”也很难准确发出“tu”和“ku”。因此,二者在吐音吐气方法上不做区别是不科学的。
4、强调口风无意义
由以上分析我们还可获得一个题外收获,那就是在学练葫芦丝巴乌时,不必考虑口风、嘴劲、风门等吹笛子才涉及的一些概念。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每一位爱好者,无需在这方面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吐音演奏符号通常用“T”和“K”来表示,这两个符号的来源一般的理解为“吐”与“苦”的第一个拼音字母。关于演奏符号的来源我们暂时不讨论,而是就吐音的舌运动以及应用上作一个初步的探索,以使葫芦丝、巴乌的演奏及处理效果上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吐音的模拟汉字发音在民族管乐教材中,尤其是竹笛教材或教学中,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方法,有“吐苦”、“的格”、“特可”、“嘟咕”、还有英文字母“TK”等等的发音为吐音舌运动模拟音。这些表述与演奏的实际效果也各有千秋,先不论哪种是最正确的、最权威的,而是需要对它他各自的吐音舌运动模拟发音的动作有一个较为详细、科学的分析,了解各种动作的舌运动幅度、力度、发音效果等方面的特点,以分别合理的运用到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中。
从我本人的实践与体验来说,吐音的强度、幅度大概可以归为以下三种:
一、吐音训练的初期,为了训练舌的力度,可以“吐”“苦”来多练,在实际演奏中,舌尖运动位置较靠前,舌根运动的位置较靠后,爆发力强,气流速度快,发音较为饱满、结实,能起到强化训练的效果。同时舌头运动幅度也较大,因此舌头较容易产生疲劳,而且发音时容易带动唇肌联动,控制不好人影响到口形口风(在葫芦丝与竹笛演奏中比较明显)。
二、吐音模拟发音为“的格”时,舌尖位置较“吐”靠后一些,舌根位置又较“苦”靠前一点,爆发有力,发音也较为饱满,舌头的运动幅度相对“吐”“苦”要小,唇肌也较为松驰。
三、吐音模拟发音为“嘟”“咕”时,舌尖位置较以上两种更靠后,舌根位置也更为靠前,即与以上两种舌运动相比较,“嘟”“咕”的舌头动作幅度最小,不易疲劳,但爆发力弱,音头的强调力度也相对较小。
应用中针对舌运动幅度与吐音力度酎情使用,如演奏顿音、断吐或需要强调音头的时候,应该用第一种或第二种较为理想;在快速连续双吐时,既要求吐音音头明显、清晰,又要求连贯、快速、均匀,这时运用第二种更为合适;在连线内的音或是大连线内套有小连线的情况下,小连线的第一个音就应该强调一下,但力度上又要与前面吐音有所区别,因此,这里适合用第三种力度较弱的吐音方法。
演奏吐音时应该避免鼓腮和面部肌肉的颤动,舌头的运动也不能被观众察觉,表情应该自然、大方。
吐音的舌运动幅度大小、强弱效果运用应该根据乐曲需要来设计,并非千篇一律或一成不变的,而需灵活运用。
怎样掌握好乐曲的强弱?先吸好气,然后收紧唇部肌肉,使口风略细一些,再把气息慢慢呼出,所产生的就是弱音。吹奏低音5、6、7时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三个音本身就要求气流要强的,想要获得弱音的效果有一定的难度,还不好控制尾音。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慢慢地去体会,才可以从中找出最佳感觉。只能缓吹的5、6两个音,气流更要缓些才能获得弱音的效果,同时也应注意气流太缓发不出声音来。掌握好弱吹的前提下,可以将声音吹到正常的力度或再强些,然后由强渐弱。吹奏低音时气息要下沉,吹高音时气息上升,不可以松懈。要特别注意控制气息的变化,用力过大会使簧片变形或发不出音来,用气太小同样也发不出声来。掌握好较弱的长音练习后,要吹出由弱渐强的音就很容易了,要注意的是控制好气息,使之逐渐加大,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
葫芦丝、巴乌的吐音技巧分析
民族管乐演奏中,吐音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技巧,葫芦丝、巴乌演奏也毫不例外地要借用吐音演奏技法、技巧来表现音乐。
葫芦丝与巴乌吐音的区别
“竖着吹”的葫芦丝与“横着吹”的巴乌在许多地方是相同的,难怪有人说“会吹葫芦丝就会吹巴乌”。其实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二者最关键、最明显的不同是吹奏气息入口处的位置和结构,从而导致吹奏口型和吐音方法不一样。
1、结构位置不一样
二者气息入口结构不同,葫芦丝“突起”,由此得名“吹嘴”,巴乌“不突起”,由此得名“吹口”。二者气息入口位置不同,葫芦丝吹嘴位置在顶端,决定了葫芦丝必须竖着吹,巴乌吹口位于左端,决定了巴乌必须横着吹。
2、吹奏口型不一样
由于葫芦丝“吹嘴”和巴乌“吹口”结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吹奏口型亦有很大区别,因而在傣族民间才有“噘嘴吹葫芦,咧嘴吹巴乌”的说法。二者的标准吹奏口型是:
葫芦丝:吹奏口型类似汉字“屋(噘嘴)”的发音口型。
巴乌:吹奏口型类似汉字“七(咧嘴)”的发音口型。
3、吐气方法不一样
二者正确的吐音吐气方法分别是:
葫芦丝:“T”表示汉语拼音平声“tu”;“K”表示汉语拼音平声“ku”。
巴乌:“T”表示汉语拼音平声“te”;“K”表示汉语拼音平声“ke”。
仔细品味后可以体会到:“噘着嘴”很难准确发出“te”和“ke”,同理“咧着嘴”也很难准确发出“tu”和“ku”。因此,二者在吐音吐气方法上不做区别是不科学的。
4、强调口风无意义
由以上分析我们还可获得一个题外收获,那就是在学练葫芦丝巴乌时,不必考虑口风、嘴劲、风门等吹笛子才涉及的一些概念。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每一位爱好者,无需在这方面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吐音演奏时的技巧
吐音演奏符号通常用“T”和“K”来表示,这两个符号的来源一般的理解为“吐”与“苦”的第一个拼音字母。关于演奏符号的来源我们暂时不讨论,而是就吐音的舌运动以及应用上作一个初步的探索,以使葫芦丝、巴乌的演奏及处理效果上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吐音的模拟汉字发音在民族管乐教材中,尤其是竹笛教材或教学中,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方法,有“吐苦”、“的格”、“特可”、“嘟咕”、还有英文字母“TK”等等的发音为吐音舌运动模拟音。这些表述与演奏的实际效果也各有千秋,先不论哪种是最正确的、最权威的,而是需要对它他各自的吐音舌运动模拟发音的动作有一个较为详细、科学的分析,了解各种动作的舌运动幅度、力度、发音效果等方面的特点,以分别合理的运用到葫芦丝、巴乌的演奏中。
从我本人的实践与体验来说,吐音的强度、幅度大概可以归为以下三种:
一、吐音训练的初期,为了训练舌的力度,可以“吐”“苦”来多练,在实际演奏中,舌尖运动位置较靠前,舌根运动的位置较靠后,爆发力强,气流速度快,发音较为饱满、结实,能起到强化训练的效果。同时舌头运动幅度也较大,因此舌头较容易产生疲劳,而且发音时容易带动唇肌联动,控制不好人影响到口形口风(在葫芦丝与竹笛演奏中比较明显)。
二、吐音模拟发音为“的格”时,舌尖位置较“吐”靠后一些,舌根位置又较“苦”靠前一点,爆发有力,发音也较为饱满,舌头的运动幅度相对“吐”“苦”要小,唇肌也较为松驰。
三、吐音模拟发音为“嘟”“咕”时,舌尖位置较以上两种更靠后,舌根位置也更为靠前,即与以上两种舌运动相比较,“嘟”“咕”的舌头动作幅度最小,不易疲劳,但爆发力弱,音头的强调力度也相对较小。
应用中针对舌运动幅度与吐音力度酎情使用,如演奏顿音、断吐或需要强调音头的时候,应该用第一种或第二种较为理想;在快速连续双吐时,既要求吐音音头明显、清晰,又要求连贯、快速、均匀,这时运用第二种更为合适;在连线内的音或是大连线内套有小连线的情况下,小连线的第一个音就应该强调一下,但力度上又要与前面吐音有所区别,因此,这里适合用第三种力度较弱的吐音方法。
演奏吐音时应该避免鼓腮和面部肌肉的颤动,舌头的运动也不能被观众察觉,表情应该自然、大方。
吐音的舌运动幅度大小、强弱效果运用应该根据乐曲需要来设计,并非千篇一律或一成不变的,而需灵活运用。
乐曲中注意控制好强弱
怎样掌握好乐曲的强弱?先吸好气,然后收紧唇部肌肉,使口风略细一些,再把气息慢慢呼出,所产生的就是弱音。吹奏低音5、6、7时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三个音本身就要求气流要强的,想要获得弱音的效果有一定的难度,还不好控制尾音。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慢慢地去体会,才可以从中找出最佳感觉。只能缓吹的5、6两个音,气流更要缓些才能获得弱音的效果,同时也应注意气流太缓发不出声音来。掌握好弱吹的前提下,可以将声音吹到正常的力度或再强些,然后由强渐弱。吹奏低音时气息要下沉,吹高音时气息上升,不可以松懈。要特别注意控制气息的变化,用力过大会使簧片变形或发不出音来,用气太小同样也发不出声来。掌握好较弱的长音练习后,要吹出由弱渐强的音就很容易了,要注意的是控制好气息,使之逐渐加大,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涉及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