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的建成——打阿嘎

由弥光于2022-03-09整理

坐落于拉萨市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藏式建的集大成者。它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至今仍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从正门走进布达拉宫,拾阶而上,可以看到光滑的墙顶和屋顶。走进宫殿里面,光滑的地面同样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些都是运用了藏式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工艺――“打阿嘎”。

布达拉宫的建成——打阿嘎

阿嘎是从什么时候在西藏被用作建筑材料的呢?为什么说没有这项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就没有世人瞩目的布达拉宫?据史料记载,从吐蕃第一任国王聂赤赞普建造雍布拉康,再到1300年前松赞干布建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等宗教建筑物,都大量使用阿嘎土。从吐蕃时期阿嘎土大量用作建筑材料来推算,阿嘎土的使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著名的布达拉宫,用阿嘎土最多,宫内许多地面都是用阿嘎土夯筑而成的。

布达拉宫的建成——打阿嘎

“远方的客人请你看着我,我的歌声多动听。阿嘎土地面平如镜,唱歌的人儿在传情。猛虎般的小伙啊,在向我靠近……”一曲曲古老的阿谐,伴随着阿嘎的打击声从正在施工的布达拉宫中传出。在水泥及混凝土等现代建材产生之前,内地的古代建筑普遍采用砖、瓦、石灰等作为主要的砌筑材料。由于西藏高原缺氧的自然环境,烧制砖瓦极其不易,而且,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很难找到达标的建筑石灰,所以采用本地区特有的天然阿嘎土做建筑材料,便自然成为藏民族古老建筑工艺中传承至今的必然和独有。阿嘎表面光滑明亮,而且用阿嘎打夯的房屋能够更加坚固,隔热并且防水,若有屋顶木梁断裂的现象,屋顶仍会借助阿嘎的黏性保持稳固而不会发生塌裂。

布达拉宫的建成——打阿嘎

“阿嘎”是藏语,意为“白色的物质”。阿嘎属于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岩,产于西藏地区一些半土半石的山包中,储藏部位在山体上部1至2米厚的地层中。拉萨附近的曲水、林周、达孜等县,山南地区的扎囊县等均有储藏。建筑专家长期对产地材料的检测显示,扎囊县生成的阿嘎材料成分(硅与钙)比例较为合理,用此材料施工后的建筑面层也较为坚固、美观。尽管路途较远,但位于拉萨市区的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一些重要建筑均采用此处的阿嘎土。

布达拉宫的建成——打阿嘎

“打阿嘎”的工艺十分复杂。首先将开采的粗“阿嘎土”平铺在卵石和夯实的土层上,约10厘米厚,淋水后用“帛多”夯打。“帛多”为一种专门“打阿嘎”的藏式工具,上面是一根木棍,下面则是中间带孔的青石。边夯打边平铺一层比一层细的“阿嘎土”,并且不断淋水,直至起浆表面平整光洁。然后,用鹅卵石将地面打磨光滑,再用榆树皮浸泡出的汁将地面擦拭两三遍,阿嘎地面赭红色的来源正是这种榆树皮树脂水。最后涂上西藏常见的青稞油、蜂蜜等增加其抗水性能。经过千锤百打的阿嘎,非常结实。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小不一的阿嘎土块被镶嵌在地,混着赭红色树脂,光亮平整,触感如同天然大理石。

布达拉宫的建成——打阿嘎

阿嘎地面制作耗时耗力,即便是每平方米一位工匠的配置,也要20多天才能完成。面积越大参与的人越多,几十人至数百人不等。打阿嘎很讲究技巧,对力量有一定要求。时而要力量均匀,保证地面平整;时而又要力量敦实,保证地面结实紧密。7—8天的群体打制过程中,需要彼此默契配合,有一人跟不上节奏就可能导致地面凹凸不平。打阿嘎的工匠通常是年轻力壮、身高体重相似的青年人,男女搭配敲打。女子负责开始的部分,将大、中、小、粉末,四种大小不同的阿嘎土块层层填充、敲打至平整;再由男子加大力气夯实。

布达拉宫的建成——打阿嘎

用阿嘎土制作屋顶或地面的过程被称为打阿嘎,“打阿嘎”中,男女老幼结队成排,边打边交叉走动,边歌、边舞,那种欢乐、激情和节奏感极强的动态性画面。“不会唱歌的人,学不会打阿嘎。”在阿嘎行业中有着这样一句俗语。一平米的阿嘎,需要至少20天的工期才能完成。如果闷头苦干,恐怕没有几人能坚持下来。充满智慧的藏族祖先,将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唱的阿谐引入阿嘎的打制过程。当“帛多”整齐划一地落在湿润的屋顶上的时候,发出“嘭、嘭、嘭”的响声,犹如伴在歌声里的低音炮,厚重、深沉,跃动着踢踏舞一样的节奏和旋律。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双脚不停地踩踏地面,和着“帛多”的节拍,忽快忽慢,忽轻忽重,身段袅娜,步履轻盈,“帛多”时而握在左,时而握在右,那么舒展,那么和谐,曲度有均,巧拙有素。辛苦的工作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布达拉宫的建成——打阿嘎

阿嘎歌的形成,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吐蕃王朝初期。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赤尊公主修建大昭寺、小昭寺等大型寺院建筑,征召了很多卫藏地区的工匠和民工,他们带来了各地的民间歌舞。他们在修建寺庙的工程中,边干边唱,形成了第一批阿嘎歌。到了帕木祝巴时期,掀起了第二次建筑高潮,拉萨城郊修建了哲蚌寺,北郊修建了色拉寺,东郊修建了干旦寺……如今,“拉萨阿谐”和“阿嘎土制作工序”已双双入围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