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簧的历史故事

由弥光于2022-02-09整理

在少数民族中,竹簧自古便和青年人形影不离,有许多关于爱情的传说同竹簧联系在一起,曾流传着这样的诗句:“我心上的人哟,我们生在一个地方,住在一个地方,但相见是这么的难哟!……”

说的是古时候有一对青年男女同在一个财主家做工,他俩彼此爱慕,但在封建社会,这种爱情是不允许的,他俩连说句话也不可能,只好通过竹簧声来传递相思之情,后来他俩出逃寻求自由,当他们的幻想破灭以后,便用竹簧抒发内心的悲痛,并一起跳下雪山而死。

在漫长的旧社会,像这样情死的悲剧太多了;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换了人间,每当晚霞点缀在山岗,田野披上了暮色,彝族的青年男女劳动一天之后,就相聚在一起,弹响心爱的竹簧,向对方倾诉爱慕之情。

因为竹簧的音响与少数民族的语调相近,所以当它表达思想感情时,甚至能抒发出诗人笔下都难以描绘的意境。有时为了不让第三人听到,竹簧声低得像耳语一样,只有情人之间才能明了其中的奥妙。

在凉山彝族,有一首微声轻奏的《古树相会》竹簧曲,词意是:“心中的话多得像星星,借着这支竹簧来谈心。明天晚上,等月亮爬上来的时候,轻轻带上家门,你再到这两棵古树下。亲爱的,紧记在心头,那时候听我的竹簧声。”

竹簧的历史故事

竹簧是彝族青年男女随身佩戴的乐器和装饰,在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之夜,当人们兴尽渐渐散去、篝火渐渐暗淡的时候,田边、地角又会隐隐传来深情的竹簧声。居住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白族人民,还把竹簧作为定情的赠礼和纪念品。

每逢大理“三月街”等盛大节日,白族青年男女在定情时就唱起这样的竹簧曲:“把这支竹簧挂在你的胸前,当你想念我的时候,只要拿起它来轻吹一曲,就好像我们又在相会。”

在纳西族民间,竹簧甚至成为青年人选择配偶的一个条件,如果那个青年的竹簧弹得好,就可能成为对方的意中人。在景颇族和苗族当中,竹簧是姑娘们专用的乐器,当宁静的月夜来临,姑娘们总爱拨响竹簧, 同心上人畅叙衷肠。

竹簧的历史故事

苗族的未婚女青年,多在胸前挂一支竹簧,每当男友相邀会面时,姑娘就用它来讲“悄悄话”,表达爱慕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活在怒江两岸的僳僳族,青年男女常用竹簧来传情。竹簧在高山族民间,是青年人恋爱、求婚的伴侣。黎族的男女青年,喜欢用竹簧来表达彼此的感情,男青年更以竹簧作礼品赠送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