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首页
概览
发源及历史
技巧
资讯
乐谱
艺术家
作品集
辽宁鞍山虚琴室传承非遗古琴传统文化
君子以琴书自娱,有“移床就日檐闲卧,卧咏闲诗侧枕琴”、“七弦真得趣,万卷足生涯”的诗句,让人心驰神往。
由阿弥于2022-05-06整理
市南开展“顺时令•承非遗”24节气“非遗在社区”传承创新活动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5月5日,大地步入立夏。“青文驿”(青岛市市南区文化驿站)的“顺时令·承非遗”24节气传承创新活动也没有缺席。
由不知桃夏于2022-05-06整理
“坊子手造”创新设计大赛启动 让非遗“活”起来
4月30日,“坊子手造”创新设计大赛启动。大赛旨在让广大市民近距离体验司音古琴、虞河面塑、琉璃镌刻、益梅剪纸、马司茂腔和梅花拳等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让非遗文化走向大众、更接地气,真正让非遗“活”了起来。
由年糕于2022-05-05整理
悠远的余音历久弥新 天水古琴弹出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天水古琴制作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大概是在建国以后逐渐开始复苏,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尤以秦州区熊氏琴坊为胜。
由花昼于2022-05-05整理
24K纯金母碟技术打造戴茹古琴典藏专辑
近日,由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四川音乐学院古琴、扬琴演奏家及双专业硕士生导师戴茹演奏的《中国古琴名师名曲典藏》之《落指无悔》专辑由广东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该专辑以先进的24K纯金母碟技术,收录了戴茹演奏的《高山流水》《广陵散》《潇湘水云》《大胡笳》《离骚》等五版不同时期专辑中的经典曲目,演奏清雅动人,音质通透纯净。
由尼禄于2022-05-05整理
古琴美学中的佛家思想
佛教自汉代传人我国,其教义迅速为民众所接受,为文人所推崇,其佛理与中国文化互相吸收、融合,得以快速发展。佛家文化曾对我国音乐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传统民间音乐五大类之一说唱音乐的确立就是以变文的产生为标志,而变文正是伴随着佛教教义在唐代的普及应运而生的艺术形式。
由一杯清酒于2022-04-28整理
五音调五脏 古琴养生法
琴,又称七弦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所造。古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那清幽脱俗的声音早已和悠久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和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及其他人文思想融合在一起。
由凉凉月色于2022-04-28整理
古琴“五不弹”与指法“十疵”
学习古琴,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一勾一挑,一指一拨,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底蕴以及弹琴宜忌、方法,对于学琴者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学那古琴的沉静外貌,学那古琴的志远悠扬。弹与不弹指间,用五指传神,用肺腑诉音。
由湛鹰于2022-04-28整理
古琴非遗传承人王文祺:刀与木之间传承技艺
暮春探入门缝,微风轻拂树梢。在宝鸡市渭滨区,沿着经二路新华巷走进小院,院落竖立“陈仓梓桐古琴坊”。西北角的一间斗室,窗外鸟鸣盈耳,屋内静谧无言,只听木屑从木板上掉落的沙沙声。
由钟离于2022-04-28整理
王鹏解读古琴之韵:寸尺之间凝聚 东方美学意境
近日,钧天坊推出“一室琴书足以自乐——居家挥毫,墨香抗‘疫’”线上书法交流活动,鼓励大家疫情期间,居家自娱,弹琴练字。
由蕾伊于2022-04-28整理
首页
上一页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首页
搜索
发现
我的